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關于艾條加中藥 艾條加中藥配方的文章,大家來看看吧!
藥艾條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有哪些
藥艾條是指在艾條中加得有其他一些藥物,起到了一些特殊作用,比如加強溫經作用,比如加入活血作用等等,用哪個都可以,關鍵是要對癥、配穴和堅持使用。不同的藥艾條處方不同,歷史上常見的有三種藥艾條:太乙艾條、雷火艾條和灸神艾條,但同是太乙藥艾條,不同的廠家生產的配方也不盡相同,另外,所用藥材的質量也對艾灸的效果有很大影響。藥艾條之所以被冠以這樣的稱呼,肯定與清艾條有所區別,其區別,主要是在于藥艾條中加了一些其它的中藥成分,一般的藥艾條通常會加入桂枝、高良姜、廣藿香、 降香、香附、白芷、陳皮、丹參、生川烏等幾味藥,這些另外加入的藥物,有的有溫陽的作用,有的有活血的作用,這些藥物需要通過艾草通經的特性來將活血溫陽的更好的發揮出來,所以使用藥艾條,一般是對一些有著特定疾病的患者進行艾灸時使用,比如有風濕性關節炎的患者,使用藥艾條進行艾灸,可以更好的發揮藥物除濕活血的作用,對促進恢復很有好處。
巧艾堂的超大艾條里面加了什么中藥呀?
我買來的時候仔細觀察了下
因為打碎了所以只憑眼睛看不出來,但是聞味道還是可以聞出來有獨活,羌活等,好像還有別的?
聞不太出來,不過加了不少中藥想必是沒有假。
艾灸是加中藥好還是不加的好
加不加都行,它本身就是中藥制成的!
艾條的具體功效和用法用量
桑皮紙包裹艾絨卷成圓筒形的艾卷,也稱艾條,將其一端點燃,對準穴位或患處施灸的一種方法。后來發展為在艾絨內加進藥物,再用紙卷成條狀艾卷施灸,名為“雷火神針”和“太乙神針”。在此基礎上又演變為現代的單純艾卷灸和藥物艾卷灸。 按操作方法艾卷灸可分為懸灸、實按灸兩種 。 ①懸灸 按其操作方法又可分為溫和灸、雀啄灸、回旋灸等。 a.溫和灸:將艾卷的一端點燃,對準應灸的腧穴或患處,約距離皮膚2~3cm處進行熏烤(見圖),使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為宜,一般每入灸10~15min,至皮膚紅暈為度。 如果遇到局部知覺減遲或小兒等,醫者可將食、中兩指,置于施灸部位兩側,這樣可以通過醫者的手指來測知患者局部受熱程度,以便隨時調節施灸時間和距離,防止燙傷。 b.雀啄灸:施灸時,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并不固定在一定的距離,而是像鳥雀啄食一樣,一上一下施灸。 c.回旋灸:施灸時,艾卷點燃的一端與施灸部位的皮膚雖保持一定的距離,但不固定,而是向左右方向移動或反復旋轉地施灸。 ② 實按灸 施灸時,先在施灸腧穴部位或患處墊上布或紙數層。然后將藥物艾卷的一端點燃,乘熱按到施術部位上,使熱力透達深部,若艾火熄滅,再點再按;或者以布6~7層包裹艾火熨于穴位。若火熄滅,再點再熨。最常用的為太乙針灸和雷火針灸。適用于風寒濕痹、痿證和虛寒證。 另外溫針灸是針刺與艾灸相結合的一種方法,適用于既需要針刺留針,又須施灸的疾病。在針刺得氣后,將針留在適當的深度,在針柄上穿置一段長約2cm的艾卷施灸,或在針尾上搓捏少許艾絨點燃施灸,直待燃盡,除去灰燼,再將針取出。應用此法應注意防止灰火脫落燒傷皮膚 灸,灼燒的意思。灸法是指利用某些燃燒材料,熏灼或溫熨體表一定部位,通過調整經絡臟腑功能,達到防治疾病的一種方法?!夺t學入門》說:“凡病藥之不及,針之不到,必須灸之。”灸法具有溫經散寒、扶陽固脫、消瘀散結、防病保健的作用。滿意請采納
艾條做那些穴位能驅腿上的濕氣
取陽陵泉、犢鼻、伏兔、足三里;踝關節痛,取丘墟、昆侖、解溪、太溪、承山。
本文的分享就到這里了,相信大家閱讀完本文,可以更好的了解關于“艾條加中藥 艾條加中藥配方”方面的內容。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