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采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span>在《詩經》里,艾草就以其浪漫的寓意和藥用價值深受人們喜愛。
每逢端午,宜昌地區的人們都會在門上插艾草,用于祈求平安和驅邪納福。而今,這棵其貌不揚的艾草,正吸引著無數人的目光,催生了一個大產業,也為傳承和弘揚屈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今天,白龍崗紀事帶您一起走近它,看一株小小艾草在承載著人們祛病消災的美好愿望外,緣何能夠發展成為億元、百億元產業?
端午前夕,白龍崗紀事走進秭歸縣山均艾草有限公司,陣陣艾草清香撲面而來。味道似茶香,又夾著絲絲的中藥味,沁人心脾。
破捆、過篩、提絨、灰渣分離……加工車間內,機器轟鳴,工人們熟練地將艾草進行加工處理,最終被制成了艾絨、艾條、艾葉護墊、肩頸寶、艾葉坐墊、驅蚊香囊、艾葉精油等種類繁多的艾草制品。
▲秭歸縣山均艾草有限公司工人在車間制作艾草產品
“5、6月份是艾草產品銷售高峰期,僅驅蚊艾草平均一個月銷售額可達3萬元。”秭歸縣山均艾草有限公司負責人吳蘇林介紹,隨著端午節的臨近,市場對艾草產品的需求量大增,公司正加班加點生產,確保產品能夠及時供應市場。
“3噸艾草可以生產出2000斤艾絨條,現在公司年加工艾草能力達到6000噸。”吳蘇林補充道。
▲秭歸縣山均艾草有限公司工人在車間制作艾草產品
在秭歸縣兩河口鎮的白廟嶺村,近千畝的艾草剛剛收割完畢?!敖衲暧晁渥悖瑲夂蜻m宜,艾草長勢非常好。再過一個多月又可以收割第二茬了?!卑讖R嶺村黨支部書記李恒摘下一片艾葉揉搓兩下,喜悅之情溢于言表。“我們這里海拔高,原來種苞谷人力投入大,艾草種一次管三年,降低了人力成本,還不愁銷路。”
▲村民在田間收割艾草
2023年,依托秭歸縣山均艾草有限公司的艾草加工,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兩河口鎮4個艾草種植村銷售產值突破1500萬元。
依托本地強大的加工、銷售能力,秭歸的艾草種植呈現出多點開花之勢。除了兩河口鎮外,九畹溪、楊林橋、梅家河等鄉鎮也在大面積推廣種植艾草。2024年,秭歸縣艾草種植面積已達3000多畝,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通過種植艾草,村民每畝地純收入近3000元。
艾草,作為時令節氣的本草,伴隨了人類幾個世紀,演繹著千年歷史煙云,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端午時節,在屈原故里宜昌秭歸,野生艾草漫山遍野生長,是制作艾產品的上等原料,也成為端午的專屬符號。
在秭歸城區不到五百米長的屈原故里非遺小巷,十幾家門店一字排開,展示的都是當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艾香、棕編、香椿包子……吸引著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
▲宜昌市端午制艾技藝非遺傳承人宋發龍
“叮叮當當……”一盤艾葉,一個石臼,宜昌市端午制艾技藝非遺傳承人宋發龍正用石杵搗個不停。石臼里面的風干艾葉,在石杵的碰擊下散發出縷縷清香。宋發龍用篾篩將搗碎的艾絨去灰,再將艾絨里面的粗渣摘除,剩下艾絨就是制作艾產品的優質原料。
▲宜昌市端午制艾技藝非遺傳承人宋發龍
“這些新鮮艾葉需要晾曬陰干至八九成,再儲藏三年左右,藥效才會達到最佳?!甭勚汩L大的宋發龍,每年端午節期間都會進深山采摘優質野生艾葉。宋發龍介紹,野生艾葉繁殖能力強,藥用價值高。
▲宜昌市端午制艾技藝非遺傳承人宋發龍
“傳承制艾技藝,其實也是在弘揚屈原文化。在屈原的《離騷》中,就有‘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的句子,專門提到艾草。”對于宋發龍來說,艾草的產業鏈很長,他希望通過傳統技藝,提升艾產品的價值,為家鄉的鄉村振興貢獻一份力量。
如果僅是在端午節掛艾葉,屈鄉的艾葉消費只限于端午節期間,那么它的經濟價值還遠未真正體現。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提出,全面推動與健康產業相關的項目發展,艾產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艾草在近20年產需量增長超過120倍,創造了數百億的龐大市場,并成長為中藥材產業鏈“第一股”。
而提到艾產業發展時,常被拿來對比的就是湖北蘄艾,它稱得上是艾產業領域里的優等生。蘄春縣僅僅靠蘄艾,2023年就實現了綜合產值超128億元,全縣種植蘄艾面積20萬畝以上,涉艾市場主體超過3000家,蘄艾加工企業565家,其中產值過5000萬元企業25家,過億元企業7家,過10億元2家。
而對于宜昌來說,艾產業剛剛起步,正在奮力追趕。從起初的手工品艾草香包、艾草枕,發展到艾草主題民宿酒店,再到現在正在開發的艾草保健產品,宜昌可謂做足了“艾”文章。
▲宜昌艾草產品
秭歸縣山均艾草有限公司將艾草體驗店開到宜昌城區。中午時分,白龍崗紀事走進位于伍家崗區的珍艾堂,撲鼻而來的是雅致艾香。在附近上班的小周利用午休時間前來做頸部艾灸?!皥猿肿隽藥滋炝?,比起其他治療,價格也不貴,感覺頸椎疼痛舒緩了很多。”
吳蘇林介紹,店里的艾灸都是來自山均艾草生產的產品。“從今年3月份開業以來,已經有了不少會員,作為傳統養生保健療法,艾灸已成為現代人養生保健的重要選擇。”
宜昌市級端午制艾技藝非遺傳承人鄭曉瓊還把技藝帶到了山東,在濟南打響了秭歸“珍艾堂”品牌。
▲艾草體驗店
“未來,兩河口鎮將逐步擴大艾草種植面積,提升艾草產品質效。”該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鄭旭表示,兩河口鎮將力爭3年內艾草種植面積突破8000畝,產值突破1億元。
▲村民在田間收割艾草
隨著對艾草產品的不斷拓展和開發,夷陵區、當陽、遠安等地也在陸續大面積種植艾草,形成種植、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全產業鏈模式。
點“草”成金,未來可期。當前,宜昌正全力擦亮世界級的康養旅游這張金字名片,我們有理由相信,依托宜昌獨特的自然稟賦和資源優勢,推進藥、農、文、旅等深度融合,做深、做寬、做優艾產業鏈條,必將走出一條具有宜昌特色的艾產業發展之路。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