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端午節還有快倆月呢,俺們都已經開始忙起來了?!鄙嚼锎喝者t,過了谷雨,洛陽市宜陽縣董王莊鄉艾田里,村民們還在忙著機耕補種艾根,喬莊村艾草種植大戶喬紅立說,今年,他家種植面積擴展到35畝,第一茬鮮艾葉有望端午節前收割,預計可帶來10萬毛收入。
這個村艾田里,一棵棵艾根整齊種好,那個村艾草種植示范片里,艾苗已齊膝高,不到兩個月,一萬多畝艾草清香就會席卷全鄉,風吹“艾浪”美景盡現。
曾經不起眼的小野草,變身俏銷的“珍寶”,曾經瘠薄的土地,孕育出特色大產業,這條披荊斬棘蹚出來的振興路子,董王莊鄉走了9年。
為啥選定艾草種植作為全鄉主導產業?董王莊鄉位于伏牛山屬部,藏在宜陽南部山區,一重又一重山嶺層疊,很長時期內,都擺脫不了區位偏僻、資源匱乏、土地貧瘠的困境。
近年來,大家愈發注重養生,南陽生產的艾條、艾灸貼及面膜等產品,借助電商平臺熱銷全國,甚至成了國際市場上的“香餑餑”。董王莊鄉海拔高、降水充分、晝夜溫差大,本地生長的野艾草植株大、葉片嫩、香味濃,曾有村民自己上山收割,出售給藥材商,運往外地再進行深加工。
為啥不能把野艾草“馴養”成為規模連片種植、帶動群眾增收的“致富寶”呢?
說干就干,該鄉先后9次組織鄉村干部、有意向發展艾草種植的農戶,到南陽、湖北蘄春等地實地調研,了解市場行情,學習種植技術,同時,通過獎勵、補助等相關政策,解決群眾前期種植資金投入不足的問題,給大伙兒吃下“定心丸”。
特色種植產業不能單打獨斗,還得抱團發展、“找到組織”。全鄉20個村全部成立專業種植合作社,與宜陽縣金艾農業種植合作社等鄉級合作社簽訂收購合同,新鮮艾草集中深加工后再對外銷售,極大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
田里,新鮮艾草還沒長成,車間里,干艾草葉正經過一道道工序,“從草變藥”,銷往全國各地。在洛陽天之艾艾草制品有限公司的車間內,工人們正熟練地操作著機器,將艾草進行深加工,與此同時,一箱箱艾條、精油等艾產品被打包裝箱,發往全國各地。該公司銷售經理喬治杰說,作為土生土長的董王莊人,近幾年,目睹著不值錢、隨處見的“小艾草”,成了鄉里甚至縣里的特色“大產業”,他感到由衷的高興。
要想產業旺,鏈條得拉長。該鄉相關負責人說,從發展艾草種植產業之初,鄉里便萌生了成立自己的艾草加工企業的想法,利用省“支持集體經濟發展示范項目”資金,加之吸收4個村的扶持集體產業發展的扶貧資金,洛陽天之艾艾草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了,吸納、消化全鄉乃至周邊鄉鎮的鮮艾,艾草從田間到車間,從鮮葉變產品,種植、收購、初加工、深加工、銷售,環環相扣,基本實現一站式全產業鏈條。
目前,全鄉種植艾草1.8萬畝,年產艾草2萬噸左右,發展艾草收購加工企業32家,年加工艾草8000余噸,年產值1.4億元。種植農戶戶均收入達到9000元左右,各艾草加工廠、專業合作社安排務工就業人數400余人,日均工資在80到100元左右,一把“小艾草”,逐漸做成特色“大產業”,成為帶動村民增收,助推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柱。
光種得好、有產能遠遠不夠,還要能賣得出。近兩年,鄉里又帶動艾草產業朝著智能化進軍,讓看似簡單的艾草種植、加工充滿“科技范兒”,融入“智造”元素。
河南青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優質企業紛紛落戶,河科大等科研機構也把實驗室前移到艾草地,和鄉里建立了產學研合作關系,聯合開發艾草足浴包自動化生產線和艾灸機器人。
當下,第一條自動化足浴包生產線已投產,每天加工足浴包920包,生產效率提升2倍以上,良品率提升30%,實現量質雙升。近期,青科生物被省科技廳批準為“2024年河南省現代農業科普基地”。
一花獨放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艾草飄香,紅了丹參,連翹花開,燦爛如錦。在宜陽,越來越多的鄉村循著藥香,開出“良方”,把鄉村振興之路越走越敞亮。
艾葉、丹參、菊花、皂角入選河南省公布的第一批道地藥材名錄,香鹿山鎮榮獲中國“中醫農業之鄉”,趙保鎮、董王莊鄉、白楊鎮入選省中藥材產業發展強鎮……
近年來,宜陽縣將六大特色種植業優化為“雙椒一藥”,以益民控股、紅日藥業為龍頭,以宜陽雙椒融合產業園和省級中藥材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為核心,帶動雙椒、中藥材種植達28萬畝,走出了一條集種植、加工、銷售、研發為一體的數字化、規?;?、集約化、現代化農業新路子。
目前,宜陽全縣發展中藥材企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200余家,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6.9萬畝,年產量2.3萬噸,產值4.5億元,獲批省級中藥材現代產業園,堅持一二三產業融合,推進大健康產業發展,打造洛陽地區“道地中藥材原材料基地”,為“宜居宜業、富強宜陽”出彩長卷增添一抹濃濃綠意、一縷幽幽藥香。
(張傲 張珂)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