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鐵飯碗”,投身于競爭激烈的食品加工行業,帶領企業成為行業翹楚,她巾幗不讓須眉,創業二十余載,深耕經營,成就了一家專注于生產管理、員工關懷、社會公益的優秀企業。她就是九江市“三八”紅旗手、德安縣“優秀女企業家”、九江鴻立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任珍秀。

任珍秀,出生于1961年5月,地質學本科畢業。1994年之前她在一家單位供職,工作穩定,是那個時代的“鐵飯碗”。但自1994年起,她所在的單位不甚景氣,她萌生了“如其苦熬,不如苦干”的想法。說干就干,她毅然決定放下“鐵飯碗”下海自謀職業。為了能鍛煉自己尋找機遇,她來到改革開放的前沿福建廈門闖蕩,經過10年磨礪,終于在食品加工行業站穩腳跟,成就了一番事業。隨著家鄉改革開放的步伐加快,許多有識之士紛紛看好九江這塊發展的熱土,任珍秀也產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于是,2004年她來到德安寶塔工業園,開始創辦九江鴻立食品有限公司。
從單位員工到企業副經理,到經營食品公司,任珍秀所從事的行業之間差距巨大,每一次轉型對她而言都是一個全新未知的開始,充滿著各種挑戰與困難。為何創辦一家以生姜加工制品為主業的企業,任珍秀做出了解釋:“我想讓江西的農產品也能像福建農產品一樣,大量出口國外,為家鄉發展貢獻出自己的綿薄之力”。

創業,從來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其中充斥著各種未知與困難,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成功。任珍秀作為蕓蕓創業者中的一員,自公司創立以來,她經歷了所有創業者都經歷過的艱辛。建廠初期,任珍秀嘗盡了苦楚,想盡了辦法,默默流過不少的淚水。有訂單,但沒有廠房加工,只有租用別人多年不用的廠房進行改造后作為車間;資金周轉不足,只有向親朋好友借;沒有資金購買原材料,便以賒欠加息的辦法先采購進來;忙不過來,只好與丈夫分工,丈夫負責組織人員生產加工,她負責在外跑資金、找廠址,并親自申辦注冊手續。購土地、建廠房,一點點資金顧了生產,就顧不了新廠的籌建,所以總是拆東墻補西墻的運作資金,好在是邊生產出口,邊籌建工廠,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以任珍秀為公司董事長的九江鴻立食品有限公司于2006年6月正式掛牌投產,并向歐美國家源源不斷地輸送生姜制品。

九江鴻立食品有限公司的生姜制品深受國內外消費者的歡迎,離不開其傳統、精湛的制作技藝。鴻立生姜制作技藝起源歷史悠久,是我國早期食品保存的技藝方法之一。任珍秀作為非遺傳承人,在傳承的基礎上帶領團隊創新,成功研發了生姜減辣去筋、免防腐等工藝,深加工的姜產品口感暖糯、甜辣適中、美味可口,她將世代傳承的甜蜜事業發揚光大。公司一方面傳承了生姜保鮮儲存的傳統工藝,保留了家族傳統腌漬制作生姜食品的自然特點;另一方面在傳統腌漬(鹽漬、糖漬)的基礎上又融合了歐洲的蜜餞制作方法,推出了鹽漬姜、糖漬姜、醋姜、壽司姜、明姜片、結晶姜、姜脯、調味姜、純姜粉等近二十余種生姜系列產品,附加值大幅提升。任珍秀的團隊擅長挖掘不同尋常的生姜系列產品,以高雅珍貴的內在品質,匯集姜的智慧,以文化美、歷史美、資源美,成功打造了國內“秀姜坊”品牌。

公司在不斷發展的同時,不忘回報社會。任珍秀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合作社)”的經營模式,在德安縣、九江縣、永修縣等地,指導農民合作社種植大肉姜5000余畝,建立了自己的原料種植基地。為減少農民負擔,公司為種植戶無償提供姜種和其他農資,派專業人員定期技術指導。由此,帶動了農業產業化,推進了農村產業化結構調整,帶領了3000多戶的農民增收致富,提高了農民收入,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為鄉村振興助力添彩。
除此之外,任珍秀一直熱衷于慈善事業,她援助留守兒童、為孤寡老人送去保暖用品、為偏遠山區的孩子贈送學習體育用品等等。她曾經連續兩年資助兩位女生讀大學、連續三年資助兩名女生完成初中學業、一名男生完成高中學業,并引導他們積極向上,讓他們感受到社會關心。去年,任珍秀還組織工作人員向當地抗擊疫情一線執勤人員捐贈價值上萬的姜糖和姜茶用以支援志愿活動。她不僅在事業上成功,還擁有人間大愛,為需要幫助的人們提供了希望和支持!

當今社會,廣大婦女奮斗在各行各業,無論是轟轟烈烈的創業,還是默默無聞的耕耘;無論是辛酸痛楚的付出,還是欣慰自豪的收獲,都是一首首奮進的歌。任珍秀作為一名優秀的女性企業家,始終以企業改革發展為己任,工作創新、開拓進取,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撐起了鴻立公司的“半邊天”。在她和她領導的企業團隊共同努力下,公司的產品、誠信經營和社會責任感征服了消費者,得到了消費者的支持和信任,為食品加工業塑造了一個良好的豐碑。任珍秀為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獻出了力量,也為全國各地的女性創業者做了一個榜樣。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中,她將繼續前進摸索,不斷創新,展現新時代巾幗風采,彰顯新時代女性風采,把生姜文化傳承好,將九江鴻立食品有限公司發揚光大!
?。▉碓矗篘ews快報)
責任編輯:孫青揚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