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平網訊 “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作為醫圣故里的神奇藥草,它從鮮嫩的芽到成熟的葉,都有著神奇的養生祛病療效。南陽市首批中藥材特色鄉鎮——棗園鎮,依托豐厚的艾草資源優勢,推動三產融合發展,讓艾草的芳香彌漫鄉村振興之路。



艾草生命力旺盛,一年可以收割三茬,每年的五月、七月、十月均為收獲期。進入冬季,鎮平縣棗園鎮萬畝艾草進入“蟄伏期”,而看似“荒涼”的原野上,一畦畦、一叢叢艾根正在溫潤的土壤中“積蓄力量”,等待著冬去春來“沖刺”新一年的豐收。

艾草作為中藥界的“明星”,是歷史悠久的養生草。棗園鎮蔣劉洼村老中醫楊記長:“艾草渾身都是寶,平時看病中經常用到,像給小孩子洗澡能祛癢消炎,泡泡腳、貼艾貼、艾灸等,能治療腰膝酸軟,有祛濕、消炎止痛、除風活血等效果。以前都是自己手工搓艾條,出成品很慢,現在都是用機器加工制作,又快又好?!?/p>
走進棗園鎮艾銘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艾產品加工車間,濃郁的艾香撲面而來,工人們正一刻不停的變“草”為“寶”,將精選的艾絨放進機床卡槽里,隨著機器推動,一根根艾條生產了出來,精心包裝后被送往全國各地。

南陽艾銘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企業辦負責人李豐義:“這個廠子年用工200多人,其中有14個貧困戶的職工,帶動80戶貧困戶脫貧。務工人員每月的工資在3000元左右,年收入超過3萬元?!?/p>
“艾”拼才會贏。依托傳統艾草種植,棗園鎮科學布局,積極運作,對每個艾草企業實施“保姆式”服務,目前形成以艾銘源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順濤艾業等為中心,輻射蔣劉洼、綠化、山南、東黃等村的產業布局。在產業鏈上,初步形成集南陽艾種植、產品加工、新品研發、線上線下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產品主要有艾絨、艾香、艾灸、洗化、家居裝飾和保健等70余類300余個品種,年產值近1億元,帶動5000余戶農戶共同發展、800余戶貧困戶精準脫貧,實現就業3000余人,成為村集體和群眾家門口的“增收基地”“致富工廠”。

蔣劉洼村作為棗園鎮艾草種植重要基地,通過土地流轉、入股分紅、生產線租賃等,村集體經濟每年增收10余萬元,而這也是棗園鎮各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的一個縮影。

產業興則鄉村興。跟隨習近平總書記2021年視察南陽“把脈”中醫藥的腳步,千年瑰寶煥新彩,棗園鎮艾草產業發展步履鏗鏘,干部群眾滿懷希望向幸福新生活進發,一幅鄉村振興畫卷正徐徐展開。

棗園鎮黨委書記劉柯兵:“下一步,棗園鎮黨委、政府將繼續圍繞艾草產業,提升管理服務,堅守質量底線,加大營銷力度,加強人才儲備,拉長產業鏈條,進一步發展傳統中醫藥文化,推動產業興旺,促進農民增收,為鄉村振興厚植力量?!?/p>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