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2023中國品牌價值”發布——蘄艾以品牌價值110億元,榮登全國區域品牌(地理標志)第30位。
蘄春盛產蘄艾,醫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記載,蘄艾“灸百病”。自上世紀90年代起,歷屆縣委縣政府高舉李時珍品牌,一任接著一任干,實現了蘄艾產業由小到大、由無序到有序、由單產品開發到全產業鏈發展的飛躍。蘄春縣被中國中藥協會授予“中國艾都”稱號,今年又被農業農村部、財政部認定為第五批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
千年藥草,“艾”拼才會贏。7月上旬,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蘄春,探尋這株小草的千億夢想。
深挖“艾”潛能:
一株小草衍生千余產品
艾絨機、卷條機開足馬力,一根根艾條剛從生產線上下來,迅速裝進標有“中國艾都”字樣的包裝箱里,發往全國各地。
“產品供不應求!”7月7日,李時珍國灸集團董事長肖本大說,尤其是去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醫藥干預指引》,在中醫非藥物療法康復中將“艾灸療法”置頂推薦,“訂單量劇增,生產線晝夜不停?!?/span>
“將蘄艾葉曬干搗碎成絨,制成艾條,燃灸經穴,或引火點灸柱,至愈不痛?!碧I春艾灸療法省級代表性傳承人韓善明介紹,艾灸療法是李時珍中醫藥文化的活態記憶和當代傳承,2021年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原材料蘄艾,無論從藥效成分、理血作用、燃燒熱值看,品質明顯優于普通艾。
疫情漸退,可艾灸療法作為居家防治病毒、提高機體免疫力的一件“神器”,正為民眾所接受,蘄艾火爆熱度不減。
如何深挖蘄艾潛能?2020年以來,蘄春縣搶抓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契機,堅持“特色、高質、高端、高效”蘄艾產業發展定位,逐步形成蘄艾種植、加工、物流、蘄艾休閑旅游和蘄艾大健康養生“五位一體”產業格局,將70%的產能、產值向產業園聚集。
產業園一方面專注于蘄艾的理化指標研究,讓人們更了解、更信服;另一方面,深度研發蘄艾精深加工產品,融入千家萬戶。目前,全縣涉艾市場主體超過3000家,蘄艾產品涵蓋艾灸養生、洗浴保健、熏蒸消毒、外敷保健、艾療器械等18個系列、1350個品種,擁有“準、械、消、妝”字號21個,蘄艾系列注冊商標970件。
一株韌勁十足的小草,漸漸“長大”。2022年,蘄春大健康產業產值過150億元,其中蘄艾產業產值超百億元。
引領“艾”創新:
古老艾灸有了現代氣息
科技含量不高、高級人才短缺……迅速壯大的蘄艾產業,同樣遭遇“成長的煩惱”。
2022年3月,湖北省蘄艾產業技術研究院應運而生。研究院實行“政府主導、企業參股、高校參與、企業化管理、市場化運作”模式,網羅300余名專家學者,圍繞蘄艾全產業鏈關鍵技術、共性技術、前沿技術問題,開展合作開發、科技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實現政策鏈、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和資金鏈深度融合。
古老艾灸遇上現代科技,火花四射。
保護種業“芯片”,李時珍醫藥集團在1200畝的本草綱目園內,建立湖北省艾草資源庫,收集全球艾草百余份。在此基礎上,研究院選育推廣“蘄黃1號”和“蘄青1號”2個蘄艾良種,制定5項蘄艾產業技術標準,并著眼產業延伸,開展蘄艾精油提取工藝、蘄艾新資源食品、蘄艾原料藥、蘄艾纖維制品及多功能抗菌劑等高附加值蘄艾產品研發。
一款AI智能艾灸機器人走出蘄春,走入廣東中醫館、艾灸館,頗受歡迎。記者看到,機器人以中醫古籍文獻和老中醫醫案等數據為基礎,運用AI系統脈診、舌診、面診、問診等設備采集代替中醫辨證時的“望聞問切”,精確識別穴位。同時,采用多重安全保護機制,配備智能高效凈煙系統,自行調控間距、溫度,去除艾煙,增強體驗感。
在湖北惠春公司,蘄艾倉儲基地是全國88家中藥材倉儲物流基地之一。在這里,1.3萬噸蘄艾均有“健康碼”,一碼追溯種植時間、產地、種植戶、采收時間等。基地引入中藥材氣調養護技術,實現蘄艾的真空保存,起到殺蟲防霉之效。
當前,蘄春正加快建設“中國艾都大數據運營中心”,打造中國第一個艾草產業的數字化應用總部基地,為實現蘄艾全產業鏈發展夯實基礎。
共享“艾”成果:
30萬人走上增收致富路
今年3月,蘄春縣漕河鎮躋身全國鄉村特色產業產值超10億元鎮。
為了促進增產增收,漕河鎮整合相關項目資金,不斷完善蘄艾全仿生態種植、全訂單種植、全保護價收購、收購領域全覆蓋種植機制和“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2022年,全鎮蘄艾產業綜合產值突破20億元,解決近2.5萬人就業;蘄艾種植面積2萬畝,成立了99個蘄艾種植合作社;發展艾企200余家,開設線上線下蘄艾店鋪300余家,電商銷售營業額近8億元。
聯農帶農機制在蘄春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里迅速“復制、粘貼、新建”。在綠色蘄艾種植區,彭思鎮、管窯鎮積極發展訂單種植,推行“企業+基地+農戶”“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等聯結模式,促進蘄艾向適宜種植區域集中。在艾旅融合示范區,布局建設了赤東鎮的“神奇艾谷”“興赤農莊”、蘄州鎮的“神州蘄艾”“道正艾園”、漕河鎮的“艾師傅體驗園”“菩艾堂文化園”等一批集休閑觀光、農耕體驗、科普教育于一體的產學研和養生基地,不斷拓展艾體驗、艾文化功能。
“通過實施土地流轉、入園就業、訂單生產和政策支持等多種方式幫助艾農增收?!碧I春縣農業農村局局長陳國平介紹,園區內,市場主體帶動就業12.1萬人,村集體經濟平均收入21萬元,增幅23.5%;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8萬元,比全縣平均水平高34%。
伴著蘄春縣“千城萬店”計劃的揚帆啟航,“蘄春艾灸療法”“蘄春艾灸師”勞務品牌走向全國,實現從賣產品向賣服務的大跨越。目前,全國各地開設有蘄艾養生館1.5萬家,培訓蘄春艾灸師6萬余人,蘄春艾灸師平均月收入達到6500元,年創造勞務經濟收入百億元。
從田間到車間,從工廠到市場,全縣30萬人共建共享蘄艾產業鏈?!疤I春有底氣向蘄艾千億產業沖鋒,讓更多農民增收致富?!碧I春縣副縣長李鏈穩稱。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