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五十余年老字號,最具歷史文化底蘊的品牌
同仁堂品牌始創于 1669 年(清康熙八年),至今已有 352 年歷史,自 1723 年(清 雍正元年)為清宮供御藥。
同仁堂集團作為首批中華老字號企業,1992 年中國北京 同仁堂集團公司組建并于 2001 年改制為國有獨資公司。
1997 年旗下同仁堂股份在 上海上交所上市,2000 年同仁堂科技在香港聯交所上市,2013 年同仁堂國藥在香 港聯交所上市。
品牌價值凸顯。2021 年 10 月胡潤研究院發布《2021 胡潤中國最具歷史文化底 蘊品牌榜》該榜單調研范圍涵蓋中國內地具有 60 年以上歷史的為消費者提供產品 或服務的品牌。
綜合考察品牌歷史、價值和文化內涵三個維度,以每個品牌的總分 (百分制)進行排名。同仁堂以滿分位列榜首,凸顯其自身的品牌價值。
同仁堂股份公司成立于 1997 年,是同仁堂集團旗下的首家上市公司。集團層面 擁有七個子集團、兩個院和多家直屬子公司。
其中股份公司擁有包含中藥材種植、 中藥材加工、中成藥生產、醫藥物流配送、藥品零售、中成藥研發在內的完整產業 鏈條。
以生產和銷售傳統中成藥為主業,常年生產的中成藥超過 400 個品規,產品 劑型豐富,覆蓋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等類別。
以安宮牛黃丸、同仁牛黃清心丸、 同仁大活絡丸為代表的產品以及眾多經典藥品家喻戶曉,蜚聲海內外。
作為北京老牌國企,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直接控股公司 52.45% 股權。另外股份公司也直接或間接控股集團旗下的兩家港股上市公司(同仁堂科技、 同仁堂國藥)。
根據 2021 年三季報披露,同仁堂股份直接分別持有同仁堂科技 46.85% 股份、同仁堂國藥 33.62%股份,其中同仁堂科技則又持有同仁堂國藥 38.05%股權, 完成對兩家公司的控股。
三家上市公司分工各有不同:
同仁堂股份以傳統劑型的中成藥為主,蜜丸、散劑及藥酒等;同仁堂科技為現代中藥劑型產品,主要是片劑、顆粒劑、丸劑、口服液及 膠劑等。
同仁堂國藥主要在香港、澳門及中國以外市場經營中藥產品的生產、零售 及批發業務。管理層完成調整,董事長業務骨干出身。
公司 2021 年完成核心管理層改革, 董事長由原公司總經理邸淑兵接任,原副總經理張朝華接任同仁堂股份總經理。
董 事長邸淑兵歷任公司各項業務部門,擔任過財務、運營、投資等各項業務,經歷十 分豐富。其余核心管理團隊也都是業務出身,有能力推進公司業務的進一步向好發 展
陣痛消除,2021 年迎來業績回升。2019 年之前公司營收利潤都相對穩健,但 2019 年出現首次下滑,主要原因在于產能不足、“蜂蜜門”事件等因素影響。
而 2020 年則是新冠疫情導致商業客流量受限,雖然營收仍有下滑,但利潤端能夠維持穩定。 經歷陣痛后,公司 2020 年開啟營銷改革,明確“4+2”。
(四個事業部加兩個專項小組) 經營模式戰略,改革效果顯著,2021 年恢復增長。2021 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 收入 106.83 億元,同比增長 18.00%;歸母凈利潤 9.2 億元,同比增長 28.67%。
盈利能力穩定,費用控制能力強。公司毛利率和凈利率一直維持穩定, 2015-2020 年期間毛利率在 46%-47%之間、凈利率維持在 11%-14%之間,2021 前 三季度公司毛利率達到47.96%實現突破。
公司各項費用也是一直保持穩定。2021 年 前三季度,公司銷售費用率為 20.13%,管理費用率為 10.00%,均同比下降,體現 較強費用管控能力。
三大核心子公司都迎來好轉。
同仁堂科技:2019 年受產能拖累導致下滑,2021 年大興以及唐山兩個生產基 地投產后問題得到解決。并且公司產品涉及 20 多個劑型,有豐富的已開發新產品和 在開發新產品的儲備
公司 2021 年恢復增長,2021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27.66 億元,同比增長 23.45%;實現凈利潤 3.15 億元,同比增長 10.58 %。
同仁堂 科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