蘄春縣成為國內首個被評為“中國艾都”的城市
閱讀提示
10多年前的高中時代,伴隨著黃岡教育神話的傳頌,黃岡中學成為眾學子心中神一般的存在。來到蘄春,這個黃岡市下轄的縣城,記者才發現,曾經的“黃岡神話”在這里有一種更加傳奇的擴展——因為盛產高級知識分子,蘄春被譽為“教授縣”。
藥圣李時珍的家鄉,蘄春從醫藥文化和藥材種植出發,以蘄艾為突破口,創造出了一個新的神話——蘄艾經濟。在這里,蘄艾不再是地中的野草,也不再是簡單的艾條,而是一個個以科技和時尚為載體的健康產品。蘄春人說,以前,我們做艾產業要向南陽看齊;現在,我們的蘄艾產業已經在產品附加值和產品多樣化上超越了南陽。
藥圣故里的藥材文章
蘄春縣內的蘄州古城歷史悠久。明朝正統年間,荊憲王朱瞻崗遷王府至蘄州,這座古城迎來歷史上最繁榮的時期。一個世紀后,藥圣李時珍在此完成了歷史巨作《本草綱目》。
蘄春縣委宣傳部部長楊志文說,蘄春之所以能夠大力發展醫藥文化事業主要依靠兩點:一是源遠流長的醫藥文化資源。李時珍留下的醫學文化在蘄春代代傳承。蘄春人對李時珍的故事從小耳濡目染,可以說李時珍文化早已融入當地人的日常生活中,蘄春所有醫生能抓中藥的特點,也是其他地方所不具備的。二是豐富的藥材資源。蘄州在明代中期就是全國著名的中草藥進出港口和商埠,其藥材“吞吐量為江淮之冠”。1996年,國家確定蘄州的中藥材專業市場為全國17個專業藥材市場之一。蘄春縣被列為國家杜仲、厚樸生產基地縣,現有170余個藥材種植場,種植面積達20萬畝。
于是,蘄春縣大打李時珍品牌,連續舉行26屆李時珍中藥材交易會,中部“藥都”和“蘄藥”品牌越擦越亮。10月份剛閉幕的第26屆李時珍中藥交易會上,國內近500家艾加工企業、千余個精品名牌艾制品集中入駐藥交會會展中心主展區,協議投資總額達53.56億元。
截至2015年年底,蘄春中藥材種植面積累計超過35萬畝,占湖北的1/10,穩居湖北省藥源基地龍頭地位。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達到6個,占全省的1/3;醫藥產業及配套服務業總產值達138億元,占全省的1/3。“藥都”蘄春正在重現歷史盛況,成為全國重要的中藥材集散地。
蘄春還在主打醫藥文化和道教文化的合二為一。普陽觀,是鄂東道教著名宮觀,又名普濟觀、藥王廟、何菴。普陽觀地處蘄春縣漕河鎮何大垸村伏虎山,雖始建于宋代,但其醫道文化根源可上溯至隋唐時期的藥王孫思邈,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明代以后,受李時珍醫藥成就的影響,當地醫道文化發展更為迅速。
從2004年開始,蘄春縣政府陸續引資重建普陽觀景區。在原址的基礎上將普陽觀擴建為鄂東地區最大道觀,建設起了普陽觀景區有張天師殿、救苦殿、五百靈官殿、鐘樓及山門等道教建筑,并建有醫道文化養生院、民族中醫藥文化一條街等。
醫道文化旅游牌也被蘄春一次次打響。近年來,蘄春縣的大鑫灣湖北仙人湖養生度假區、普陽醫道文化觀光園、李時珍百草園等一批以醫道養生為賣點的旅游項目相繼投入建設、運營。目前,蘄春縣規劃發展的中國醫道文化旅游區已初具雛形。李時珍醫道文化旅游區主要由獨山景區和普陽觀景區組成,其發展定位為“華夏中藥谷,東方養生城”,著力打造中國高端醫道文化旅游目的地。
過去幾年,蘄春還推出《我愛李時珍》《李時珍》《蘄州美》等名歌、大戲,進行了李時珍紀念館升級改造,面向全國廣泛征集蘄春養生旅游宣傳廣告語?!按髳劾顣r珍,養生到蘄春”成為該縣響亮的口號。李時珍中藥材交易會、蘄艾健康文化節、民俗文化節、全國汽車越野賽等節會賽事每年帶動游客200萬人次,旅游業年綜合收入突破14億元,“養生蘄春,戶外天堂”聲名鵲起。
小草長成大產業
5月26日,由中國中藥協會會長房書亭、著名中藥專家張世臣、蘄艾道地藥材國家標準和國際標準項目牽頭人萬定榮等13名業內專家組成評審團以全票贊成的方式,通過了湖北省蘄春縣申報“中國艾都”的評審。蘄春縣成為國內首個被評為“中國艾都”的縣(市)。
蘄春蘄艾產業的發展歷史,可以從20年前算起。上世紀90年代以來,蘄春歷屆縣委、縣政府堅持省委、省政府“系列開發李時珍人文資源”的決策部署,立足自身資源,堅持以“以藥興縣”道路,高揚李時珍人文品牌的發展大旗。
2011年,《本草綱目》與《黃帝內經》一同進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記憶名錄》,以健康養生為核心的大健康新業態在全球迅速興起。
蘄春,站在了時代的風口。
彼時,蘄春縣委、縣政府正陷入沉思??陀^地說,經歷20多年的發展,盡管蘄春醫藥產業有了長足的進步,但過去“八藥”文章之所以還沒有形成大產業,是因為缺乏一個作為重點的抓手。
重溫經典,蘄春人的目光重新回歸到了身邊的“蘄春四寶”中的第一寶——“道在于野”的蘄艾。
400多年前,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把蘄艾、蘄竹、蘄蛇、蘄龜并稱為“蘄春四寶”。蘄艾無毒,洗熏服皆可,還有理氣血、逐寒濕、調經安胎、溫經止血、清熱止咳消痰等功效。
2012年,蘄春縣委、縣政府在確定“藥旅聯動”發展戰略之下,適時提出“養生蘄春,從艾出發”的發展思路。在李時珍大健康產業主題之下,以“蘄春四寶”開發為切入點,以李時珍醫藥集團、蘄艾產業協會為龍頭,撬動了醫藥工業、藥材種植、醫藥物流、醫藥文化、醫藥旅游“五大板塊”,蘄艾、養生美食、養生保健、“蘄春四寶”養生、文化旅游、醫療服務“六大業態”齊頭并進。
2014年3月,總投資20.5億元的蘄艾產業園在蘄春簽約,“一區四中心”模式將成為更多蘄艾企業的孵化基地。
去年至今,馬來西亞、香港、上海、廣州等海內外企業牽手蘄春,共謀蘄艾產業發展大計。在今年的第26屆李時珍中藥材交易會上,湖北省政府金融辦副主任胡俊明宣布“李時珍中藥材交易中心”通過批復。
目前,蘄春蘄艾種植面積已達到10萬畝,各類蘄艾企業380余家,開發蘄艾產品20個系列近700種單品,發展線下“OTO”代理店、品牌連鎖養生館1000余家,從業人員近萬人,年銷售額更是以10億元規模遞增。以蘄艾為代表的中藥材產業迎來一個新的風口。
鄂黃長江大橋
黃岡中學
產業創新結新果
在武昌水果湖“漢秀劇場”對面的一條商業街道上,“時珍堂健康養生館”顯得格外典雅。大廳柜臺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商品,蘄艾艾灸、蘄艾精油、蘄艾茶、蘄艾足浴足療產品……時珍堂負責人張浩說,從蘄艾收購到倉儲、加工、研發和推廣,再到終端千余家淘寶店、數以百計的艾灸實體店和健康養生館,上萬蘄春人正在演繹“一把艾草的瘋狂”。
在湖北艾立方科技公司,記者遇到了源源不斷來領取制作艾灸貼零部件的群眾。這些人在蘄春被稱為“外協”,實際上指的是那些通過領取零件加工成成品賺取手工費的非固定工人。據介紹,一名熟練的家庭婦女,一天可通過加工艾灸貼賺取120元。
這樣的制作和銷售企業在蘄春還有很多。他們已經構筑成獨樹一幟的蘄艾創業群,具備了完整的企業產品鏈。
2015年,中國醫學家屠呦呦在傳統醫學中發現抗擊瘧疾的“神藥”青蒿素并獲得諾貝爾獎,激起了蘄春人創新蘄艾產品的激情。“今年上半年蘄艾產品研發,可能是每7天出一個新品。但7月份后,可能每3天就有一個新品推出?!碧I艾產業協會會長田群因此格外自豪。據他介紹,在蘄春涉艾加工企業中,僅用于艾灸的艾條,目前已出現近百個品種,其他諸如精油、清新劑、艾牙膏、香薰艾,甚至是添加了艾絨的衛生巾等產品,都已經成為蘄艾產品鏈上的主打產品。
蘄艾市場的擴張,從一開始就帶有強烈的互聯網基因。蘄春主動把農村淘寶項目作為重要的便民工程、惠民工程和富民工程,全力加快推動“互聯網+電子商務”,尤其是“互聯網+蘄艾產業”發展。
每年,蘄春拿出超過千萬元專項資金支持電商發展,強化規劃引領、政策激勵、配套設施和技術培訓,出臺了一系列綱領性文件,先后成功舉辦了“互聯網+蘄艾”“互聯網+中藥材”等論壇交流活動,完成縣級倉儲物流中心建設和菜鳥物流的順利引入,為村淘打通商貿流通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目前,蘄春已有近千家企業利用第三方平臺銷售產品,百余家企業建起了自己的電子商務平臺。如此以來,蘄艾種植戶成為最先的受益者。在蘄北張榜,蘄南蘄州、彭思等地,除了種植蘄艾本身的收益外,收割蘄艾也成為很多農民的收入來源。蘄艾產業協會副會長、蘄牌養生灸董事長駱百林說,蘄艾一年可以收割三季,公司今年一季開出的工資就達200萬元。
2014年9月,借鑒“沙縣小吃模式”,蘄春采取“政府主導、部門配合、社會承辦”的方式,大規模免費培訓艾灸技師。這些技師如果學成后想出去開店創業,還能獲得低息貸款。這種模式,被蘄春群眾稱為“蒲公英計劃”。
2015年,蘄春正式確立構建“中國艾都”目標,計劃到2020年,實現單一艾產業產值突破100億元。為了推動蘄艾產業發展,蘄春不斷突破政策瓶頸,創新多項扶持蘄艾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積極推動實施“1436工程”和“116工程”;每年拿出3500萬元,定向扶持蘄艾企業發展。設立6000萬元的蘄艾發展基金,成立湖北艾聯蘄艾基金有限公司,推動“助藥貸”“本草貸”等金融項目進村,破解蘄艾協會會員單位融資難題。設立中藥材獎補資金,樹立“種藥重獎到村,種藥多方共贏”的良好導向。2014年12月,蘄艾產業園在上海股份托管中心掛牌,成為國內首個在Q板掛牌的蘄艾企業,蘄艾艾葉的融資之路快速拓展。目前,蘄春已有4家蘄艾關聯企業成功上市上柜。淘寶網上搜索“蘄艾條”,銷售店鋪超過萬家。
2015年舉行的首屆蘄艾文化節上,蘄春發起成立國家中藥技術創新戰略聯盟艾產業化聯盟,籌建蘄艾研究院,全國30多位艾專家和60多家艾企業加盟艾產業化聯盟,為蘄艾產業發展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遺愛湖公園美景
遺愛湖公園
“教授縣”里人才多
蘄春之所以被稱為“教授縣”,原因就在于從蘄春走出的高級知識分子特別多。
據蘄春縣委宣傳部工作人員介紹,《蘄春縣教育志》編輯趙德鼎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從事對蘄春籍教授的搜集、整理工作。據統計,從這個人口只有90多萬的普通縣,走向海內外各地的教授就有1800多人(含副教授、博士),如果加上高級工程師等各類高級人才,蘄春籍教授級人物有4000多人。尤其令人稱奇的是,蘄春竟然有31個“教授村”。所謂“教授村”,就是一個村里至少有10個以上的教授。
上世紀80年代中期,趙德鼎擔任《蘄春縣教育志》的主編,開始主持編修第一部《蘄春縣教育志》。最初的《教育志》篇目非常單一,不能囊括蘄春豐富的人文資源。在后來的工作中,他發現蘄春過去的舉人、進士非常多,于是在《教育志》中專門設立了《招生·考試》一章,將461名明清進士、舉人盡列其中。后來他和同事又發現在現代和當代,在國內外的蘄春籍教授、高級工程師、博士等比較多,遂又決定再專設《教授篇》。
上世紀80年代中后期,當趙德鼎等人搜集到的教授名錄還只有200多位時,“教授縣”的稱謂已經聲名遠播。原來,1987年11月的一天,當時任蘄春縣廣播電臺記者的韓進林,把一篇題為《蘄春堪稱教授縣》的稿件投給了一家報社。幾天后,這篇文章發表了,并相繼被《人民日報》海外版、《文匯報》、《中國教育報》、臺灣《自立晚報》等多家海內外媒體轉載,甚至有媒體將紅安“將軍縣”、蘄春“教授縣”并稱為黃岡的“文武”兩縣。從此,“教授縣”名聞天下。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