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日鄭州訊(記者:屈偉林)2021年7月7日,在葦園村舉行了隆重的千年農業艾草三產融合項目奠基儀式。這是河南新密市岳村鎮葦園村返鄉創業80后青年張季冬,離開家鄉25年后,以艾草三產融合為產業依托,結合其創立的河南千年國醫健康產業集團8年來打下的市場渠道基礎和產能需求拉開了鄉村振興,共同富裕、返鄉創業的發展之路。
千年農業艾草三產融合項目奠基儀式現場
張季冬告訴記者該項目占地60余畝,前期計劃投資3000萬元,園區內建筑面積8000平方,項目以艾草種植、艾絨提取、艾條加工、智能灸具組裝、艾灸技術培訓等為主,并建有1000平艾草中醫藥文化館和會議中心,項目將構建從農田到工廠的艾產品生態全產業鏈,建成后可為葦園村附近提供近200個就業崗位,帶動種植、養殖、觀光、手工、餐飲、民宿、交通、培訓等周邊產業共同發展。
根據規劃,張季冬表示后續還將建設艾草深加工廠,通過對艾草的深度開發,不斷夯實產業市場競爭力,成為該集團穩定、全面的生態產業供應鏈,同時,通過中醫理療技術培訓還將提升當地群眾技術專業層次。從而實現青年人才學技術創業、中年熟練操作生產設備、留守婦女發揮手工優勢,加工布藝、葦藝產品、而老年人可免費享受艾灸理療保健服務,最終實現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錢賺,老人更健康,全村奔小康的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發展目標。
馬克思曾說:一個時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個時代的性格是青年代表的性格。時代召喚青年、塑造青年、成就青年,青年感知時代、融入時代、推動時代,這是時代與青年關系的內在邏輯,也是一個民族生生不息的動力所在。
張季冬告訴記者:從創業初始就有這種情懷、作為一個80后的青年一代、我們看到剛剛過去的這個夏天,活躍著許多奮斗的中國青年。他們在抗疫一線守護生命,在洪水之中救援群眾,在奧運賽場挑戰極限,在浩瀚宇宙追逐夢想,在各自崗位上發光發熱……從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新時代中國的蓬勃氣象:充滿朝氣、堅韌不拔、敢于擔當、開放包容、自信自強。
在得知返鄉青年創業政策的一瞬間、張季冬第一時間召開集團董事會、在董事會上深情的表達了自己的愿望、董事會全體成員全部舉手表決通過、因為在此之前有很多地方政府和單位來到集團邀請張季冬到他們那里去投資、并給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也打動了董事會成員、但是這次不一樣、返鄉創業就是要感恩故鄉這片熱土、生我養我可愛的家鄉、還有左鄰右舍的鄉親、更有對家鄉那日日夜夜的思念和牽掛、當自己有能力時一定要反向哺育自己的家鄉、因為哪里有自己童年的歡樂、那里有自己純真的伙伴、那里的一草一木、每一條道路、每一條河流、每一座溝壑、每一座山丘都有自己帶有溫度的足跡。
張季冬(左)向無為智庫農業專家楊君峰(右)講述自己未來返鄉創業的規劃
在張季冬返鄉創業之前就主動聯系家鄉的政府人員捐資修路、精準幫助困難戶脫貧承擔自己的一份責任。
張季冬(右)向無為智庫農業專家楊君峰(左)講述未來返鄉創業共同致富的布局
既返鄉創業、就全力以赴、更要做好產業規劃安置好家鄉的父老鄉親按需設崗、爭取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不落下一個人、自己帶領團隊沖鋒在前站好鄉村振興共同富裕返鄉青年創業的第一崗!
每一個奇跡,都凝結著青春奮斗的力量;每一次抵達,都閃耀著青年心中的夢想。無論過去、現在還是未來,中國青年始終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先鋒力量。
做為80后的青年張季冬告訴記者:“中國很努力,我們要爭氣?!毙聲r代青年,更當激揚奮發有為的志氣。人生沒有“躺贏”,夢想貴在堅持。面對艱難險阻,不做“躺平”任嘲的局外人,爭做開路破局的弄潮兒;面對繁重任務,不做冷嘲熱諷的旁觀者,甘當兢兢業業的實干家;面對問題矛盾,不做怨天尤人的“鍵盤俠”,做好盡責盡力的建設者。
為80后青年張季冬點贊、愿他帶領的艾草產業生態鏈在鄉村振興共同富裕返鄉創業的道路上再創奇跡!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