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犸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李長需/文圖

(艾制品生產企業產品展示)
南陽市艾草產業在疫情期間實現逆勢增長,但增長的背后,掩蓋不住整個行業被搶注專利“割韭菜”的致命打擊。面對未來上千億的艾草產業產值市場,“宛艾”想要搶奪絕對的發言權,所做的并不僅僅是對專利權的保護,還要突破更多的產業瓶頸。

(南陽艾產品一條街店鋪里待售賣的艾制品)
一家公司,每天出貨兩萬件包裹
長長的傳送帶,從包裝區延伸過來,到了胡月(化名)所在的分揀區,變成一個長方形的閉環。在這個閉環的三面,胡月和另外三名同事各據一點,把傳送帶上的快件挑揀出來。
“這些快件分別送往四五家快遞公司,我們把各自管的那家挑出來。”胡月一邊說,一邊用一根像拐杖一樣的樹棍,快速地把申通公司的快件勾了出來;沒有勾到的,等傳送帶轉到第二圈時再勾。很快,她身后的地板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包裹。


(四個女工,每天分揀2萬件快遞)
“從早上8點鐘過來,到下午五六點下班,除了中午吃飯和休息一會兒,我們四個人一直在干這個工作?!焙抡f。
四個人,每天要分揀一兩萬件快遞,顯然并不輕松。而胡月們的身后,則是各個快遞公司的快遞員,也在不停地往各自的快遞車上裝快件?!拔覀兠刻煲獊磉@里拉四車快件,上午兩車,下午兩車,平均每車要裝1000多件。有時候可能更多,就用大車來裝。”申通公司的南先生和一名同事一邊往車上裝,一邊說。

(每個快遞公司每天需要到仙草公司拉四趟快件)
這是南陽仙草藥業有限公司的一個大型倉庫,數十人在各自的工位上忙碌著,從運貨、填單、包裝到分揀,一條流水線,處理著當天國內的艾制品訂單。這些訂單,將在當天從南陽被快遞到全國各個城市。
在距此不遠的另一間大型倉庫內,另外一些工人則在成箱的艾條包裝箱上張貼報關單據。這些產品,將出口到韓國。

(準備發往韓國的艾柱產品)
“自疫情以來,我們的產品不但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銷量出現了激增,天天都是這樣的忙碌?!?南陽仙草藥業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說。
5月26日,在該公司的各個生產車間,記者看到,生產艾絨的、生產艾條的、包裝艾制品的……數百人一同緊張有序忙碌的場景,格外壯觀。
據南陽宛艾產業協會會長韋躍之介紹,疫情以來,南陽艾制品企業響應政府號召,是最早的復工復產產業,而且在疫情期間,銷量形勢都很好,有不少廠家的銷售收入都是同比30%左右的增長幅度。此外,據天貓海外的數據顯示,疫情期間,艾草產品的出口增長了50%,銷往了全球80多個國家,這一數據也與南陽艾草企業的銷售數據吻合,甚至更多。

(艾制品企業庫房儲存的艾草)
遭遇專利“割韭菜”,南陽艾草產業遭遇致命打擊
南陽仙草藥業有限公司,在南陽市注冊的1529家艾草企業中,是排名靠前的企業。從其身上,或能窺探南陽艾草產業之一斑。
作為醫圣張仲景故里、世界中醫圣地,南陽市中藥材資源很豐富,山茱萸、艾草等“八大宛藥”名揚全國。但能把中藥材做成產業的,唯有艾草。




(鎮平縣棗園鎮艾農正在收割艾草)
五月底的南陽大地,麥子已經收割完畢。與之生長周期相差不大的艾草,也隨著傳統收割機、打捆機的轟隆聲,倒掉、晾曬之后,被整整齊齊地碼放在各個艾草加工企業的倉庫里。


(打好捆在地里晾曬的艾草)
“這是收割的頭茬,艾草一年可以收割三茬?!蹦详柾鸢a業協會會長韋躍之說,南陽市地處亞熱帶與暖溫帶過渡地帶,這一地帶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土地肥沃,很適合艾草生長。正是因為有著豐富的艾草資源,1995年,一位韓國人在南陽創辦了一家生產艾條、艾絨的企業,這成為南陽艾草產業的發軔。
在該企業的影響下,不少南陽人看到了商機,也逐步涉足該產業。從種植艾草,到生產藥用、灸用、食用、日用工業品等六大類160多種產品,發展至今,注冊企業已經達到了1529家,網絡電商3000多家。在電子商務平臺上,80%經營艾制品的商戶都在南陽,年銷售額達80億,南陽已成為擁有全球80%市場占有量的全國最大的艾制品加工基地和艾葉集散地。


(南陽艾產品一條街店鋪里待售賣的艾制品)
“你別看現在不少企業生產銷售得紅紅火火,但前兩年幾乎每家企業都遇到了大麻煩?!?韋躍之說,這種麻煩,就是遭到了廣東清遠人王某某提起的專利侵權之訴。這種涉訴專利,是一種艾灸用具,名稱為“艾灸底座結構及艾灸裝置”,申請日期為2014年8月28日,專利權人即為王某某。
韋躍之說,這種裝置的特點就是有集灰槽、熏蒸腔,焚燒產生的氣體可以倒流,底部有孔?!斑@種裝置主要用于艾灸,燃燒的艾柱通過其能產生倒流香,從而起到艾灸的作用。如果沒有這種裝置,艾柱就沒法再出售了。”

(被控侵權并被索賠上千萬的艾炙產品)
2016年,第一批十幾家南陽艾草企業被王某某起訴侵權,對方對每家企業都主張索賠幾十萬元;2017年和2018年,南陽艾草企業遭到王某某大面積起訴。據韋躍之統計,僅2017年,王某某就從南陽艾草企業索賠超過了1000萬元,涉及到500多家企業;有的企業被迫賠償一二十萬甚至50萬元,還有企業被三番五次地起訴。

(艾柱生產車間)
“剛開始這些企業可能覺得打敗了官司說出去不太好聽,很少有對外聲張的,直到后來專利被撤銷后,他們跟我們聯系咨詢賠過的錢還能不能要回來時,我們才發現這么多公司都賠了不少的錢?!表f躍之說。
這種起訴,不僅包括線下生產企業,也包括線上電商平臺。據阿里巴巴法務部門透露,僅該平臺上針對南陽艾灸產業的專利訴訟,案件量就超過了600起。
韋躍之說,這種專利訴訟,對生產艾柱的生產和銷售企業來說,是一個致命的打擊。南陽很多企業都在生產艾柱,電商們也都在售賣這種產品,因為侵權訴訟,被訴電商被迫下架,而未受到起訴的企業也因害怕賠償主動下架,這直接導致了艾柱這種產品在網上幾乎絕跡了。“只有兩家取得其專利使用許可的商家在售賣。他就通過專利訴訟,先要賠償,要完賠償再讓你出具專利使用費,才讓你銷售。”
涉案專利被宣告無效,不少艾草企業松了一口氣
越來越多的企業遭遇專利“割韭菜”,這樣的信息被匯集到南陽宛艾產業協會。該協會組織人員商量對策,發現不少企業只能忍氣吞聲和解賠償。但這種和解顯然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因為這次和解了,再去銷售依然面臨著被訴的可能。
南陽宛艾產業協會找到了鄭州知己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以下稱鄭州知己)負責人季發軍,曾經做過最高人民法院“中國十大知識產權案件”的南陽老鄉,一起研究了王某某專利申報的時間、內容等,想到早在2005年前后,有一種“艾艾貼”的艾灸裝置就被當地企業生產出來并在市面上銷售,南陽當地企業隨后也不斷對該產品進行了改良,但都沒有一家企業申請專利?;蛟S是看到了該產品的良好前景,王某某就將類似產品申請了專利,并因此發起大規模的專利訴訟。
該怎么應對這種被動的局面?鄭州知己的季發軍老師對家鄉企業的這種遭遇頗為同情,在先銷售就是在先公開,根據專利法關于新穎性的規定,其專利權是不穩定的;另外,根據《專利法》第六十二條規定:在專利侵權糾紛中,被控侵權人有證據證明其實施的技術或者設計屬現有技術活現有設計的,并不構成侵犯專利權。

但不少企業并不懂得這些,就稀里糊涂地被“割了韭菜”。通過反復研判,季發軍及其訴訟團隊事先設計了侵權規避方案,又根據證據使用方式,敲定了兩大類證據用途,一類用于法庭做不侵權抗辯;另一類從宣告涉案專利無效請求的根本入手,徹底解決南陽企業目前的困境。
對于宣告涉案專利無效這一舉措,需要尋找涉案專利申請之前市場銷售的訂單證據,但從十幾家當時早就銷售的商家中,無法得到有效的證據。正在快要失去信心的時候,偶然遇到了咨詢專利侵權訴訟被執行困惑的李曉先生,并從其處找到了關鍵的證據——來自2014年涉案專利申請日前的電子交易快照。
李曉是南陽市水木榮春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的負責人,這家公司主營艾灸器具生產加工銷售。2017年下半年,其公司被王某某以侵犯艾灸裝置專利權被起訴到法院,但其并沒有應訴。官司被判輸掉后,其在電商平臺的網店賬號被封,其高消費行為也受到了限制。
幸運的是,季發軍從李曉處查實,其公司早在2014年7月31日就在1688平臺上產生了相關產品的交易訂單,早于涉訴專利申請日的2014年8月28日,且有多幅圖片全面展示了貨品的技術特征。河南省南陽市宛都公證處給這個訂單出具了公證書;同時,阿里巴巴也出具證明,顯示訂單真實和交易快照的不可修改。
隨后,相關證據被提交給法庭。2018年7月11日,李曉聘請季發軍為代理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出專利無效宣告請求。2019年4月1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作出第39912號無效宣告請求審查決定,宣告涉訴專利權全部無效。2019年5月8日,王某某提起知識產權行政訴訟狀告國家知識產權局;2020年5月22日,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駁回其訴訟請求,維持了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的無效決定。
涉訴專利被宣告無效后,數百起涉及該專利的針對南陽艾草企業的訴訟被法院駁回,多起案件改判。數百件王某某提起訴訟的案件撤訴。不少陷入專利泥潭的南陽及湖北蘄春相關企業到此才松了一口氣。
季發軍說,在此之前,已有四家企業對王某某的專利提出過無效宣告請求,但都沒有成功,說明其專利具有相對的穩定性。這次無效宣告成功以后,涉案專利專利權人的行政訴訟又被北京知識產權法院駁回,確實是非常理想的進程。
后面,如果專利權人其不上訴,或上訴后被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駁回,其將面臨涉嫌惡意訴訟的艱難處境。不少已對其做過賠償的企業,可根據2018年頒布的《電子商務法》相關條款追回相關款項。這對南陽艾草企業而言,無疑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

南陽艾草產業走出野蠻發展狀態,需要專利的支撐
季發軍說,這次深陷專利泥潭的教訓,無疑給南陽艾草產業從業人員上了一堂生動的知識產權課。很多商戶網上鏈接的被刪除,賬戶的被封,以及資金的被凍結,尤其是王某某的訴前訴中財產保全手段,提前讓訴訟具有莫大的殺傷力,讓他們認識到了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這也提醒他們,在隨后的生產和銷售中,應該盡早對自己的產品創新進行更有價值和質量的知識產權保護。
而據記者了解,正是因為有此次專利危機,從前年開始,南陽市臥龍區、宛城區等都專門對艾草企業進行了知識產權培訓;而諸多的企業,僅去年在艾產業三類有效專利申請方面就達到了692項,比之前增加了十余倍。
“南陽市1000多家艾草企業中,凡是生產型企業,基本上都會開發新產品,現在它們的專利保護意識越來越強了。不少企業新產品開發出來后,都會等到取得了專利證書才會將其推出上市?!蹦详柾鸢a業協會會長韋躍之說。
事實上,對于南陽艾草企業而言,雖然度過了王某某的專利訴訟危機,但它們面對的專利訴訟麻煩卻并不僅僅只有王某某一人,還有史某某的外觀設計專利的磨刀霍霍及深圳一家公司的實用新型專利訴訟。而且也并不能排除以后還將出現類似的企業與個人的專利訴訟可能。
南陽宛艾產業協會顯然意識到了,南陽艾草產業能否走出野蠻生長的狀態,獲得轉型升級的助推力做大做強,還需要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深度整合和大力支持。
千億艾草產業產值,需要“宛艾”的絕對發言權
但對于南陽整個艾草產業而言,走出野蠻生長狀態并做大做強,并不僅僅要做好專利的保護,顯然還需要突破更多的產業發展瓶頸。
韋躍之說,南陽艾草產業的優勢在于體量大,產業基礎好。但同時,整個產業的劣勢也很明顯。首先,就是缺乏有效的管理。由于行業進入門檻低,產品缺乏統一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所有加工企業都是自定或沿用其他企業的標準,依據不一,缺乏標準化管理;同時,也缺乏有效的質量監督管理體系,企業經營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如果不能很好地加以規范和監督,可能會損害南陽艾產業的整體形象。

(艾絨生產車間)

(艾絨生產車間)
其次,整個艾草產業的規模效益不強,同質化競爭比較嚴重。南陽市艾產品加工生產企業雖然較多,但能夠起到帶動作用的龍頭企業并不太多,大部分都是“小、散、亂”之類的家庭作坊式小微企業,其設備相對落后,技術相對原始,同質化競爭嚴重,導致了行業整體利潤下滑較大。與蘄艾產品占據高端市場相比,宛艾產業產值還有不小的提升空間。


(生產車間)
第三,在產品研發創新上,還有待加強。艾的利用,主要分為艾絨、愛粉(兩者都是由艾葉產生)和艾桿。目前,艾葉的利用主要僅限于艾絨一業獨大,且幾乎做到了極致,但這只是達到了艾葉利用率的75%,其余如艾葉產生的愛粉等的利用還需要進一步的開發。而在艾桿的利用上,目前幾乎為零,這都需要進一步加強。此外,企業還需要進一步在日化、保健上對艾產品加大研發的力度,并在灸具研發上尋求突破。

(艾絨生產車間正在生產艾絨)

(生產出的艾絨正在打包)

(生產出的艾絨正在打包)
此外,還有不少業內人士提到了對南陽艾草產業“正名”的問題。艾草加工企業主導產品是艾灸用品,按商品功能屬于醫藥器械類。但南陽市一些企業曾在2003年獲醫療器械批準號,2007年到期后至今未再獲批準,企業多次申請未果。在長期未獲醫療器械名分的情況下,企業艾加工產品只能按普通商品低價銷售。
江蘇、河北一些獲得醫療類批號的企業,從南陽低價收購艾制品,貼上本土企業商標后身價倍增;在原料收購環節,湖北蘄春縣“蘄艾”獲得了地理標志后身價看漲,而“宛艾”由于沒有名分,雖與“蘄艾”品質相近但價格相差很多,不少蘄春新上的艾加工企業或從南陽低價收購艾草,或從南陽低價購買成品,加工貼牌后高價銷售。南陽不少優質艾草、艾產品多數靠貼牌或給有批號的企業供貨生存,形成了上游喝湯、下游吃肉的不正常局面。
正是存在諸多的問題,南陽艾草產業因而需要從頂層設計和產業規劃上進行統籌安排,這是南陽艾草產業做大做強的關鍵。
有行業預測研究結果顯示,未來到2024年艾絨的產銷量將有望翻一番,行業產值有望突破千億大關。這對南陽整個艾加工產業而言,無疑是一次巨大的發展機遇。
南陽市政府顯然看到了這次機遇。其已將艾草產業作為發展的重點,并出臺了《南陽市艾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3年)》,試圖通過頂層設計和科學規劃,在2023年將南陽建成以艾草種植為基礎、以精深加工為主體、以灸療服務為依托、以文旅康養為支撐的全鏈條產業體系。而這正是南陽艾產業發展之路上最亟需的東西。

不少受訪人士提到,2012年,隨著中醫針灸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在李時珍的家鄉、以產“蘄艾”著名的湖北蘄春縣,為南陽先發成勢的艾灸產業所觸動,以后發優勢的氣勢,舉全縣之力大力發展蘄艾產業,并成功占據了艾產業高端市場。而今,面對艾草產業上千億的市場前景,南陽該怎樣像蘄春那樣,打造屬于自己的“宛艾”品牌,讓其在千億產值市場上搶占絕對的話語權,則顯得更為關鍵。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