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粵大地冷空氣和臺風強勢來襲,朗朗晴日變成狂風暴雨,氣溫2日內驟降13攝氏度,小編切身體會,好像從中秋直接入冬。好多風濕性關節炎的朋友,又犯病痛苦了吧?心疼三秒。
風濕性關節炎屬于全身性結締組織病,是一種與溶血性鏈球菌感染有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其特點是以侵犯四肢大關節為主,在關節局部出現紅、腫、熱、痛或功能障礙,發病以兒童及青年居多數。以潮濕、寒冷、氣候急劇變化的地區為常見。
目前,除了打針敷藥等常見治療手段,在各大中醫院里,溫灸療法也是一種相當常見的中醫外治法,每天治療30分鐘,對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網球肘、骨關節腫痛、骨關節病等風寒痹痛都非常有效。
所謂的溫灸療法就是通過將艾草和傳統中草藥混合制成的艾條(這種類似雪茄的條狀),點燃后,于患處四周,通過熏烤體表穴位或患部,使熱力滲透,通過經脈慢慢感傳,起到活血化淤,溫經通絡,達到治病療疾的效果。
溫灸是一種非常方便的傳統外治方法,而且艾條價格經濟易買,普通艾條每根售價僅1-3元左右。溫灸時一般都是針對穴位進行治療,通常有回旋灸、循經灸、雀琢灸和固定懸灸等操作方法,其中最簡便的方法是以痛點為中心,拿著艾條,離皮膚約2厘米的距離順時針打圈作回旋灸。即使不懂穴位,自己艾灸也能保健防病。
風濕性關節炎、頸椎病、網球肘、骨關節腫痛、骨關節病等,屬于中醫的“痹證”、“歷節”,“痛風”。由于體虛,陽氣不足,腠理空疏,加之居處濕地,冒雨涉水,氣候劇變等原因,使風寒濕熱導致,阻于經絡,致氣血運行不暢,即成痹證。
【辨證】痹證因風寒濕三氣偏勝不同,臨床癥狀有差異,風邪盛者疼痛游走不定,累及多處關節;寒邪盛者痛有定處,病勢較劇,遇寒則甚,關節屈伸不利;濕邪盛者,酸痛重著,肌膚麻木不仁,肢體沉重;熱痹癥見關節疼痛紅腫發熱,活動不便。
【治則】祛風除濕,溫經散寒,通經活絡
【主穴】阿是穴及患病關節局部穴位(膝關節炎灸膝眼、鶴頂)、曲池、足三里、血海、肝俞
【配穴】行痹加風池;寒痹加陰陵泉;熱痹加大椎
【灸法】隔姜灸,每穴3~5壯?;驕蒯樉幕蚣有?。每日施灸1次,10次為1個療程。
艾條懸灸,艾條的火頭離皮膚大概2厘米左右,每次治療約30分鐘,也可以根據病情適當延長時間,通常每天1次,10次為一個療程。
【小技巧】根據該風濕性關節炎需要艾灸的穴位,考慮到艾灸的效果與方便性,可以采用手持大艾條進行艾灸,因為這些穴位比較單一,如果用艾灸盒來做的話,可以用一個單孔的艾灸盒,配搭著常規規格的艾條來做就可以了。
艾灸對風濕性關節炎的效果比較明顯,一般認真的做幾次后,就會有明顯的改善。
小編希望艾灸能夠幫助廣大朋友治療病癥,保健身體,關注我了解更多健康養生知識。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