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收盤,ST中珠(中珠醫療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珠醫療)股價漲幅達2.62%。三天前,ST中珠發布公告稱,經潛江市人民檢察院批準,公司實際控制人許德來于8月30日因涉嫌挪用資金罪被執行逮捕。
三天時間,ST中珠僅于9月14日出現收盤下跌1.55%。股價未見波瀾,一如許德來在公司的存在感。
自2007年入主潛江制藥(ST中珠前身),許德來均為ST中珠的實控人。16年間,昔日的“眼科第一股”業務重心頻繁隨著資產重組而轉移,而許德來控制下的珠海中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珠集團”)及關聯方則多次、長期對ST中珠進行資金占用。
如今,隨著許德來與中珠集團的股份逐步被司法執行,許德來在ST中珠的影響早已大不如前。9月15日,ST中珠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表示,雖然公司對外披露的實控人仍為許德來,但當前許德來實際上已與公司不存在控制關系,此次其被逮捕對公司日常經營不存在影響。
當前,中珠集團對ST中珠的資金占用問題尚未解決,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公司也尚未轉為盈利狀態。
實控人未變更,ST中珠:資金占用問題尚未解決
許德來在ST中珠的存在感已顯微弱。
ST中珠在公告中表示,截至公告披露日,實控人許德來未在公司擔任董事、監事或高級管理人員職務,公司擁有完善的治理結構及內部控制機制,日常經營管理由高級管理人員團隊負責,許德來被逮捕不會對公司日常生產經營活動產生重大影響。
而截至今年上半年末,中珠集團已不在ST中珠的前十大股東之列。2020年以來,中珠集團持有股份兩次被司法處置,此后其在ST中珠的股份占比僅為0.001%。另外,根據ST中珠此前公告,2022年6月16日至6月17日,法院對許德來持有的ST中珠386.54萬股無限售流通股執行變價,此次司法執行后,許德來不再持有ST中珠股份。
針對未變更實控人原因,ST中珠對貝殼財經記者回應稱,由于中珠集團對公司的資金占用問題尚未解決,監管部門要求不能對實際控制人進行變更。公司目前正在爭取盡可能、盡快解決資金占用問題,但還需要時間。因為需要公司與中珠集團、監管部門多方面進行溝通,在最大程度保護上市公司和中小股東利益的前提下找到最優方案,目前仍在溝通中。
中珠集團仍占用ST中珠大量資金,或為目前許德來與ST中珠最重要的關聯。ST中珠在今年半年報中表示,截至2022年末,中珠集團及其他關聯方對公司形成資金占用余額約為5.68億元,包含約4.97億元本金,截至2018年末的利息7109.61萬元,達到2022年度公司經審計凈資產20.3%。
幾年來,ST中珠頻繁因監管被推至聚光燈下。2020年,許德來兩度受到市場禁入處罰。當年3月,因時任中珠醫療董事長兼總經理的許德來在信息披露、規范運作等方面于職責履行上存在違規行為,上交所對許德來予以公開譴責,并公開認定其10年內不適合擔任上市公司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
2019年7月,ST中珠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而被立案調查,2020年11月,湖北證監局下發文件表示,經調查,中珠醫療涉及未按規定披露相關關聯交易、未及時披露為關聯方提供擔保等信披違規違法的事實,且其中3項形成控股股東中珠集團及其關聯方非經營性資金占用,占用金額在2017年達到3億元,2018年達到5.6億元。
湖北證監局對許德來采取了行政處罰及3年證券市場禁入措施。
“眼科用藥第一股”業務重心多變
ST中珠前身為湖北潛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5月,一度頂著“眼科用藥第一股”光環在上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貝殼財經記者梳理看到,ST中珠兩度更名都與許德來有關。2007年,許德來控制下的中珠集團受讓西安東盛集團等公司所持股權,成為潛江制藥的控股股東,許德來也因而成為實際控制人。
2007年年報顯示,許德來最近五年內職業包括“珠海經濟特區西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珠海中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珠海華發置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湖北潛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p>
入主潛江制藥后,許德來通過資產置換實現了旗下的地產業務的借殼上市。2009年,相關重大資產重組實施完成,公司開始實行房地產、醫藥雙主業經營,公司名稱也由“湖北潛江制藥股份有限公司”變為“中珠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亦由“ST潛藥”變為“中珠控股”。
不過,此后中珠控股的業務重心再度轉回醫藥行業,并向腫瘤醫療產業鏈發力。2015年,中珠控股通過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募集配套資金的決策程序,作價19億元收購深圳一體醫療100%股權,2016年標的交割完成整體并入上市公司。
2015年年報中,中珠控股表示,公司通過重大資產重組收購一體醫療,就腫瘤診療業務與醫院開展合作,謀求向腫瘤醫療全產業鏈轉型,確立向腫瘤醫藥、醫療、設備、大數據云轉型的戰略目標。
與此同時,公司也透露淡出房地產市場的想法。中珠控股2015年度業績說明會上,針對未來是否加大房地產投入問題,時任公司董事長、總裁的許德來回復表示,公司不會因某些現象而去改變既定的戰略規劃,房地產業務將維持現有規模,計劃未來3年左右將會陸續退出上市公司。目前公司已提請股東大會審議將名稱變更為“中珠醫療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此后,公司的證券簡稱也變更為中珠醫療。
大額商譽減值拖累業績,近5年未走出虧損
2007年至今,許德來一直為ST中珠的實控人。
自許德來接手以來,2018年,ST中珠首次出現凈虧損。年內營業收入為5.73億元,同比減少41.61%;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8.95億元,同比減少1218.8%。
虧損與收購一體醫療不無關系。2018年業績預告中稱,受到收購項目業績下滑影響,溢價收購時形成的商譽賬面價值約12.6億元,出現大幅減值跡象。當年年報顯示,公司計提商譽減值損失11.28億元。期內,公司對深圳市一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新增計提商譽減值準備約10.46億元。
當前,ST中珠的主營業務為醫藥、醫療和房地產。公司生產和銷售的醫藥產品主要有珍珠明目滴眼液、色甘酸鈉滴眼液、阿昔洛韋滴眼液、鹽酸羥芐唑滴眼液、阿昔洛韋分散片、加替沙星片等。
盡管房地產業務雖未完全退出,但可售貨值已經不多。2023年上半年,ST中珠主營業務收入中,房地產行業的營業收入為930.14萬元,同比減少57.67%。半年報中提及,房地產業務方面主要由下屬控股子公司進行開發和銷售,以住宅地產開發為主,主要項目位于珠海。在售的8個項目中,5個項目的經營業態為車位在售,2個項目為尾盤在售,僅中珠領域一個項目為預售。
Wind數據顯示,2018年至2022年5年時間,ST中珠僅2020年未出現虧損。
由于2018年、2019年度連續出現凈虧損,公司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于2020年變更為“*ST中珠”。隨后,公司2020年實現扭虧,股票撤銷退市風險警示,繼續實行其他風險警示,2021年股票名實現摘“星”,股票簡稱由“*ST中珠”變為如今的“ST中珠”。
2023年上半年,ST中珠仍未走出虧損泥淖。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53億元,同比增加0.39%;歸母凈利潤虧損約2.42億元,同比減少788.12%。
針對公司今年下半年經營情況,9月15日,ST中珠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下半年公司經營計劃沒有變化,還將繼續專注主營業務。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丁爽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趙琳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