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打造果菜畜藥現代化特色農業先行區”系列報道之四
中藥材種植產業開出富民“良方”
□新天水·天水日報記者 劉曉亞
近年來,天水市委、市政府把發展中藥材產業作為推進產業振興、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舉措,緊抓國家中醫藥產業發展綜合試驗區建設機遇,圍繞現代絲路旱寒農業中藥材產業三年倍增計劃實施、果菜畜藥高品質現代化特色農業先行區建設,大力實施道地中藥材標準化提升工程,制標準、建基地,育品牌、增效益,抓培訓、強服務,延鏈條、促加工,促進了中藥材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初冬時節,正是款冬花收獲的季節,在清水縣隴東鎮款冬花種植示范園,款冬花長勢喜人,村民正忙著刨挖、分揀、采摘……田野間淡淡的藥香沁人心脾。
今年,隴東鎮崔楊村采用“基地+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集中連片種植款冬花120畝。崔楊村黨支部書記劉志強說:“今年款冬花長勢非常好,收購價可觀,預計可增加村集體收入4萬元以上。”
據了解,隴東鎮今年推廣種植款冬花800畝,平均畝產鮮款冬花達200斤以上,每畝收益約0.4萬元,全鎮總收益將達320萬元以上,帶動群眾務工增收30多萬元。
在政策支持方面,先后制定出臺了《天水市加快隴藥產業發展實施意見》等一系列支持中藥材產業發展的政策文件和發展規劃,根據全市中藥材產業發展現狀,指導合作社、種植大戶科學合理發展中藥材產業,構建了以種植黨參、當歸、黃(紅)芪、柴胡、生地等為重點的渭北中藥企業產區,以種植當歸、柴胡、天麻、款冬花、連翹、半夏等為重點的渭南中藥材生產區,以種植白條黨參、半夏、黃(紅)芪、黃芩、柴胡、大黃等為重點的關山西部林緣種植區,以驢、梅花鹿等為主的動物性藥源生產區,這四個種植養殖區域,逐步形成了以秦州區連翹、清水縣半夏、甘谷縣黨參、武山縣當歸、秦安縣款冬花等中藥材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有力推動了我市中藥材生產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提升了全市中藥材產業穩定發展水平。
走進位于秦州區齊壽鎮張趙村的古豐艾草種植產業園的庫房,今年收割的500噸艾草散發著特有的清香?!敖衲攴N植的1000畝艾草共收割了兩茬,產量達500噸。12月中旬,我們購進的加工設備已全部安裝到位,開始艾絨、艾條、艾香等產品的深加工,預計總產值能達400多萬元?!碧焖咆S生態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劉勇說,“近年來,各級政府對中藥材種植加工給予了極大支持和關注,我們計劃在現有1000畝的基礎上,把艾草種植面積擴大到2000畝,把年產量提高到1000噸?!?/p>
在位于武山縣的甘肅伏羲藥業有限公司的包裝車間里,工人們正在包裝中藥飲片。近年來,甘肅伏羲藥業有限公司探索出“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的發展模式,已經形成了中藥材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的全產業鏈集群。公司與武山縣50個村100多個中藥材種植戶簽訂了收購協議,并定期對種植戶進行技術指導,開展中藥材儲藏培訓課,有效提升了藥品質量,擴大了市場影響力。
全市中藥材種植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創建種子種苗繁育、綠色標準化基地建設,加強中藥材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推廣,先后引進黨參、防風、黃芩、黃芪、杜仲、金銀花、藏柴胡、獨活、人參、石斛等優良品種30多個,建立試驗示范基地2.84萬畝。全市中藥材標準化生產面積15萬畝,標準化種植水平達58%。
在穩定產業發展規模的同時,有關部門還不斷加大中藥材品牌培育力度,積極引導經營主體開展道地中藥材“三品一標”和“三G”認證,培育出天水牌蓯蓉通便口服液、勞克牌結核丸、伏羲牌玄極治療儀等一批甘肅名牌產品和伏羲牌、華圓牌、劍齒象牌、天森牌、成紀牌等一批甘肅省著名商標,天水岐黃藥業、甘肅伏羲藥業有限公司、甘谷三隴安康藥業、天水太盛祥醫藥等中藥材生產加工企業獲GMP認證,清水半夏、天水連翹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認定,11個產品入選“甘味”天水農產品目錄,增強了天水中藥材的市場競爭力,助推我市中藥材產業邁上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目前,全市中藥材種植區域擴大到近80個鄉鎮,規?;N植的中藥材品種有20多種,建設了梅花鹿、林麝、驢、人參、土貝母、五味子等一批特色中藥材種養基地。甘肅藥鑫科技等8家規模以上中醫藥企業完成工業總產值2.8億元,25家中藥材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4.5億元。全市中藥材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09家,帶動農戶2.6萬戶,年加工銷售中藥材達2.5萬噸,交易額2.7億元。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