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絨生產
“一股濃郁的艾草香氣就撲鼻而來,一捆捆艾草被加工成艾條、艾絨、艾柱等產品。”走進位于甘肅成縣宋坪鄉的隴南運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機器轟鳴,工作人員井然有序,分工作業,一派繁忙的景象。
馬三運是土生土長的宋坪人,一直在某知名企業務工,常年在沿海發達地區務工,讓馬三運有了敏銳的眼界和靈敏的商業嗅覺。他發現隨著現代人保健意識的增強,艾草產品有廣闊的市場和發展的前景,在宋坪鄉“雁歸工程”的號召之下,毅然回鄉創辦了隴南運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自己流轉土地200多畝,帶領300多戶鄉親發展艾草種植,建成了艾草加工車間,開發出了艾草系列產品,形成了集種植、收購、加工、銷售、研發為一體的全產業鏈,帶領群眾發展致富產業,持續增加群眾收入,為全面實現鄉村振興提供強大助力。
“成縣所處地理位置、氣候,十分適合艾草生長。艾草種植成本低、畝產收入高、方便管理、經濟效益也比較好,而且一次種植持續收益三年,一畝地艾草帶來的經濟效益是種植玉米、小麥的三倍。作為附加值高、輻射帶動效益強的新興綠色產業,艾草產業的市場前景十分廣闊?!惫旧a負責人蔡順強介紹說。
艾柱生產車間
“我來廠里時間不長,每天把家里的孩子安排好了就來廠里務工,活簡單易學,在照顧好娃們的同時還能有一份收入,感覺挺幸福的?!眴T工馬麗說。發展艾草產業,助力鄉村振興,既是夢想,也體現了創業人的擔當和責任。乘著產業振興的東風,馬三運以“公司+合作社+農戶+基地”為發展模式,做大做強艾草產業,用“訂單”激發農村土地活力,讓艾草產業成為成縣特色產業發展中一張靚麗的名片。
艾柱切割
“目前我們的產品供不應求,主要是艾草種植的面積還不夠,產能跟不上。今年我們與縣上農業農村局溝通,在宋坪、雞峰等周邊鄉鎮利用治理的撂荒地、陡坡地等不適合種植糧食的山地大力種植艾草,爭取種植面積達到5000畝,滿足我們原材料供應,實現每年1500萬產值的目標,對周邊群眾帶動作用會更明顯。”馬三運介紹說。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就要扎實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拓寬農民增收致富渠道。成縣圍繞持續做大做強艾草產業,不斷拉長加工產業鏈條,把原本無人問津的野草,變成讓群眾增收致富的‘幸福草’,變成實實在在的‘富民草’,努力把“小艾草”發展成為鄉村振興的“大產業”。
通訊員 劉建軍 圖/文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