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盧松 通訊員 洪曉燕
6月7日,臨近端午,信陽市商城縣上石橋鎮的艾思緣艾絨加工廠,飄出陣陣艾香,廠房里工人們各自忙碌,加工艾絨、理條切割、打包裝箱……
俗語說,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艾草有溫經、去濕、散寒等功效,廣泛用于艾灸理療方面。由艾草加工后的艾條、艾灸貼等產品,不僅是端午前后的時令產品,現在更是變成養生市場的常見需求,如今借助電商平臺熱銷全國各地。
“我們生產的有艾柱、艾草足浴包、艾絨枕等多種產品,銷售量最多的還是艾柱,別小看這小小一袋,里面有350柱,能賣200多塊!”加工廠負責人高官友介紹說,僅就艾柱產品加工粗細、長短不同,就有3到5種產品。
高官友2017年就開始自己種植艾草,據他估算,艾草種一次能收5年,一年能割3茬左右,每畝收入3000多元,是低投入高效益的農特產品。
經過幾年種植和經營經驗的積累,高官友創建了集基因儲備、繁育、種植、產品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線上線下一體銷售的艾草制品專業現代化生產企業,面向全國各地銷售艾產品。
艾草飄香產業興。近年來,上石橋鎮利用其氣候濕潤、土地肥沃,適宜艾草生長的自然優勢,以艾思緣艾絨加工廠為代表企業龍頭,采取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農民參與的方式,形成了以艾草為主導的特色農業產業體系。如今,該鎮已有8個種植帶,上千畝的艾草規模種植戶有六七家,截至2024年第一季度,該鎮艾草種植面積超1.8萬畝,“艾草小鎮”的規劃已逐漸清晰。
用好“土”資源,抓好“特”優勢,“產”出好收益。2023年以來,商城縣積極推動中藥材產業高質量發展,采取“政府引導、合作社經營、群眾參與”的模式,培育“一草一花”(北部鄉鎮種植艾草、南部鄉鎮種植野菊花)特色產業,免費向農戶提供,在除草、施肥、收割環節及時跟進技術指導服務并進行保底價收購。
據介紹,該縣群眾通過種植艾草,不僅提高了土地的產出效益,還實現了家門口就業,村集體通過土地流轉、合作社經營等方式,多數村實現了穩定的經濟增收,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10余萬元。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