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關于艾草知識庫 艾草知識大講堂的文章,大家來看看吧!
艾草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物種名稱】 艾草
【別 名】 冰臺、遏草、香艾、蘄艾、艾蒿、艾﹑灸草﹑醫草﹑黃草﹑艾絨、艾葉
【拉丁學名】 Artemisia princeps
【英文名稱】 Asiatic wormwood
【科屬分類】 菊科, 艾屬
【出處】魯迅 《故事新編·非攻》:“ 墨子讓耕柱子用水和著玉米粉,自己卻取火石和艾絨打了火,點起枯枝來沸水。”
【形態特征】
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莖分枝多。株高45~120厘米,莖直立,圓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軟毛,莖從中部以上有分枝,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中部葉不規則的互生,具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托葉,裂片橢圓形至披針形,邊緣具粗鋸齒,正面深綠色,稀疏白色軟毛,背面灰綠色,有灰色絨毛;上部葉無柄,頂端葉全緣,披針形或條狀披針花,頭狀花序,無梗,多數密集成總狀,總苞密被白色綿毛;邊花為雌花,7~12朵,常不發育,花冠細弱;中央為兩性花,10~12朵?;ㄉ蚱贩N不同,有紅色、淡黃色或淡裼色。瘦果長圓形,有毛或無毛。
【藥用特性】
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稈枯后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濕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針灸。故又被稱為“醫草”,現在臺灣正流行的“藥草浴”,大多就是選用艾草。關于艾葉的性能,《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薄侗静輳男隆氛f:“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濕,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闭f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有通經活絡,祛除陰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作用。現代藥理發現,艾葉揮發油含量多,1.8-桉葉素(占50%以上),其他有α-側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風干葉含礦物質10.13%,脂肪2.59%,蛋白質 25.85%,以及維生素A、B1、B2、C等。灸用艾葉,一般以越陳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說法。 全草有調經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濕之效。治月經不調﹑經痛腹痛﹑流產﹑子宮出血, 根治風濕性關節炎﹑頭風﹑月內風等。因它可削冰令圓,又可炙百病,為醫家最常用之藥?,F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艾草具有一種特殊的香味,這特殊的香味具有驅蚊蟲的功效,所以,古人常在門前掛艾草,一來用于避邪,二來用于趕走蚊蟲。
長期使用艾草葉的副作用:如果揮發油(香味成分)使用過多,對神經會有抑制。
什么時艾草,艾草有什么功效?
別名:艾草、艾葉、艾蒿、家艾。為菊科艾屬,學名為Aremisia argyi。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地下根莖分枝多。株高45~120厘米,莖直立,圓形有棱,外被灰白色軟毛,莖從中部以上有分枝,莖下部葉在開花時枯萎;中部葉不規則的互生,具短柄;葉片卵狀橢圓形,羽狀深裂,基部裂片常成假托葉,裂片橢圓形至披針形,邊緣具粗鋸齒,正面深綠色,稀疏白色軟毛,背面灰綠色,有灰色絨毛;上部葉無柄,頂端葉全緣,披針形或條狀披針花,頭狀花序,無梗,多數密集成總狀,總苞密被白色綿毛;邊花為雌花,7~12朵,常不發育,花冠細弱;中央為兩性花,10~12朵?;ㄉ蚱贩N不同,有紅色、淡黃色或淡裼色。瘦果長圓形,有毛或無毛。
分布:主要分布于亞洲東部,如朝鮮半島、日本、蒙古。我國的東北、華北、華東、西南以及陜西及甘肅等均有分布。其適應性強,普遍生長于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陽而排水順暢的地方都生長,但以濕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
藥用特性: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稈枯后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傳統藥性理論認為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等作用?,F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栽培要點:目前郎溪縣生產的艾草都是通過加工后出口日本,該國用作食用。生長主要以采收鮮嫩株頭及嫩葉為目的。生產中主要以根莖分株進行無性繁殖,但也可用種子繁殖。一般進行種子繁殖在3月份播種,根莖繁殖在11月份進行。畦寬1.5米左右,畦面中間高兩邊低似“魚背”型,以免積水,造成病害。播種前要施足底肥,一般每667米2施腐熟的農家肥4000千克,深耕與土壤充分攔勻,排后即澆一次充足的底水。
每年3月初在地越冬的根莖開始萌發,4月下旬采收第一茬,每公頃每茬采收鮮產品11250~15000千克,每年收獲4~5茬。每采收一茬后都要施一定的追肥,追肥以腐熟的稀人畜糞為主,適當配以磷鉀肥。生產中要保持土壤濕潤。企業收購合同價為每千克0.65元,一般農戶每公頃純收入達22500元左右。郎溪縣生產的艾草經加工的成商品艾及艾草茶出口日本。該縣有較多的崗地,因其生產水稻取水困難,所以在崗地生產艾草一方面提高了農民的經濟收入,同時也增加了土地植被,具有一定的經濟和生態效益。
郎溪縣艾草生產已有十年歷史,現有品種6個,生產面積100公頃。根據企業發展的需要,現擬再建200公頃的艾草生產基地,擴大加工流水線,以達到擴大日本市場和國內部分市場的需要。
參考資料:www.220.195.162.129.
艾草是什么?
艾草又名「黃蒿」、「艾絨」、「炙草」、「醫草」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屬菊科家族。株高可達一公尺許,常成群生於路旁、墻角或草坪、安全島中,全株有強烈香氣。葉片互生,橢圓形,羽狀分裂或具有缺刻,葉柄基部延伸成翼狀,表面綠色,背面密生白毛,幾乎呈白色。秋冬季開花,頭狀花排列成圓柱狀,全體由淡褐色的管狀花結成,總苞片有多數毛茸,瘦果圓柱形或扁平狀。 艾草的可食部位是嫩莖葉,洗凈之后可直接煮食或炒食,亦可點綴冷盤或調味料用。最常見的吃法是將嫩莖葉搗爛,再與面粉團或糯米混合揉搓,制成芳香的糕粿,吃來十分爽口。 艾草大量繁生於全國平地至低海拔山野,河邊、荒地及路旁隨處可見,全年皆可采集,早春至仲夏之際尤佳。秋冬季采其瘦果后隨意撒播,翌春即可采收嫩苗食用,亦為一大樂事。
艾蒿的藥用和服用
艾蒿:別名:艾草、艾葉、家艾。為菊科艾屬,學名為Aremisia argyi。
藥用特性:艾草與中國人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每至端午節之際,人們總是將艾置于家中以“避邪”,稈枯后的株體泡水熏蒸以達消毒止癢,產婦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傳統藥性理論認為艾葉有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等作用?,F代實驗研究證明,艾葉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鎮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鎮靜及抗過敏作用;護肝利膽作用等。
艾蒿一般是外用,煮艾蒿服用,可治療貧血、皮膚瘙癢等;
艾草可作“艾葉茶”、“艾葉湯”、“艾葉粥”等食譜,以增強人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葉有哪些功效與作用?
艾葉別名:艾、艾草、冰臺、艾蒿、醫草、灸草、蘄艾、黃草、家艾、甜艾、草蓬、艾蓬、狼尾蒿子、香艾、野蓮頭、阿及艾、陳艾、灰草、大艾葉、杜艾葉、萎蒿禁忌人群:陰虛血熱者慎用?!景~的基本介紹】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葉。艾為多年生草本,高45~120厘米。莖直立,圓形,質硬,基部木質化,被灰白色軟毛,從中部以上分枝。生長于路旁、草地、荒野等處。亦有栽培者。春、夏二季,花未開、葉茂盛時采摘,曬干或陰干?! 景~的功效與作用】苦辛,溫。入脾、肝、腎經。理氣血,逐寒濕;溫經,止血,安胎。治心腹冷痛,泄瀉轉筋,久痢,吐衄,下血,月經不調,崩漏,帶下,胎動不安,癰瘍,疥癬?!景~的選購】干燥的葉片,多皺縮破碎,有短柄.葉片略呈羽狀分裂,裂片邊緣有不規則的粗鋸齒。上面灰綠色,生有軟毛,下面密生灰白色絨毛。質柔軟。氣清香,味微苦辛。以下面灰白色、絨毛多、香氣濃郁者為佳?!景~的存儲】陰干后,置于陰涼干燥、通風處?!景~的食用方法】內服:煎湯,1~3錢;入丸、散或搗汁。外用:搗絨作炷或制成艾條熏灸,搗敷、煎水熏洗或炒熱溫熨。
本文的分享就到這里了,相信大家閱讀完本文,可以更好的了解關于“艾草知識庫 艾草知識大講堂”方面的內容。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