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關于艾灸的文章,大部分是我去年寫下的。
我幾年前斷斷續續灸過一段時間,好好壞壞的感受頗多,所以對艾灸的感情也很復雜。。既然這是個繞不過去的坎,那就把我艾灸的一點點體會跟大家說說吧,好壞大家自己判斷。
艾灸的原理:艾草是中藥中少有的能通十二條經絡的藥物。艾草燃燒后的熱力能溫通經絡,行氣活血,驅寒除濕,把經絡中的邪氣驅除。
艾灸對寒濕的效果比較明顯,所以也非常適合在三伏天期間施灸,冬病夏治,將冬天的陳寒頑疾從根子上祛除。
【我為什么開始艾灸?】
大概是幾年前吧,那時我晚上經常加班,身體虛得厲害,特別怕冷,皮膚干燥,眼睛也干燥,特別容易疲勞、例假推后十幾天……就覺得不做點什么拯救自己姑娘我可能就玩完鳥。。于是我研究一番后決定開始艾灸。
【買了艾條、艾灸盒之后就開始了】
前幾次灸,我還是很保守的,只灸了小腿上的陰陵泉和三陰交。然后發現艾條太重要了,我在藥店買的十幾塊一盒的艾條,雖然也有艾味,但雜質特別多,燃燒時煙也特別大。后來聽一個中醫朋友說用這種艾條灸還不如不灸。我是買了同仁堂一種按支賣的艾條時,在強烈的對比下才發現我以前用的艾條就是屎嘛!
所以給大家的第一個建議就是,如果要艾灸,就不要貪便宜,艾條一分錢一分貨,要用就用最好的。什么是最好的,可以在純艾的配方里選最貴的。但很多藥店只有一兩種艾條選擇,所以如果你周圍沒有靠譜中藥店,就去淘寶買吧。
從右往左,艾條質量越來越好,最左邊的最好,最右邊的最差。好的艾條艾絨非常細膩,呈微黃色。
這種艾條里的艾絨少見雜質,燃燒時煙也少,而且短短一根可以燃好幾個小時,燒完的艾灰是白色的。一根好的艾條能給你省不少麻煩。
還要有個艾灸的工具:艾灸盒,或者艾灸罐,除了這兩種外,我還使用過艾灸棒、眼部溫灸器等花哨的東西。只推薦一樣:艾灸盒一定要有,因為艾灸盒是艾條的力量直接滲透到皮膚的,不像艾灸罐是被包裹起來的,你感受到的只是那個罐子的熱力,他們灸起來的感受也是天差地別。
艾灸盒有單眼、兩眼、三眼、四眼等,你可以根據你經常要灸的位置來選擇,比如如果主要灸腹部,就選三眼或四眼的,如果灸脊柱就選一個長條的。艾灸盒在灸腹部、背部時很好用,但灸一些腿上的穴位時就要自己拿著艾條懸灸了。
基本有了這些就可以開始了!
【花花的艾灸奇幻經歷】
前一個月我是每周灸一次,逐漸適應后,我加大了力度,連續每天灸持續了一周,主要灸肚子上的關元、神闕、中脘,然后是腰上的腎俞等位置。能感覺到艾條的熱力持續而穩定地滲透到體內,并不燙,而是在有力地溫煦著身體。
腰上每次灸完艾灸盒下面都會有一層水汽,這是排濕的表現。每個人排濕的表現會不同,我給我爸灸的時候,他是灸肚子的時候腿上出汗,還有人是腳上出汗。
連續灸到第三天的時候,那天感受特別強烈,一整天都特別冷,感覺嗖嗖往外冒寒氣。我想大概這是排寒,由于在外吹了很冷的空調,那天回家就馬上煮了姜棗茶喝。
這種往外冒寒氣的感覺第二天就沒了。后來我了解了一下,艾灸后,每個人排病氣的表現是不一樣的,時間也不一樣,如果病氣很多年了,而且藏得很深,要艾灸幾個月甚至一年后才會有排病反應,我這種大概是比較輕的。像我老爸這種慢性腸炎患者,灸了兩個月也沒有太多反應。
灸完這一周后我停了一下,想觀察一下身體的反應,但接下來真正可怕的事情發生了。原本應該來的大姨媽一直不來,一直推遲了20天還沒動靜,也沒有任何不適感,我也不敢再艾灸,到第22天的時候我實在忍不住了,去醫院打了針黃體酮——來了!
我問醫生,醫生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但她很肯定艾灸是會影響例假的,后來我在網上發現好多艾灸的姑娘也有跟我相似的反應。這有可能是調理例假的排病反應,也有可能是艾灸不當的經期紊亂,很難講。
然后我就不敢繼續灸了,過了一個月,奇跡又再次發生了。以前一直推遲十天左右的例假從此開始每月30天按時到來,從此一直正常得自己都不敢相信,要知道,從我13歲來例假開始,多多少少都會推遲幾天的。
然后呢?然后我就不隨便艾灸了。并深深地相信,艾灸是一門醫術,它不是大保健那么簡單,它跟針灸一樣是需要專業的人來指導、操作的,不要以為它只是熏一熏身體,就很安全,也很好操作。
很慶幸艾灸讓我對中醫、經絡、和艾草這種東西產生了敬畏之心。
所以,我就啰嗦幾句艾灸的注意事項,給被網上各種艾灸洗了腦的親們提個醒!
【艾灸不是人人適合,它也有適宜人群】
寒性體質(手腳冰涼、精力不濟、易受寒、怕冷、腹瀉等),或者是要治療因為受到濕寒或寒邪而導致的病痛。艾灸其實也可以祛熱,但要配合穴位灸,不然容易上火,需要專業人士指導。
【艾灸不適合】陰虛陽亢,邪熱內盛的人不適合;女生例假期間、孕婦不能灸;發燒高熱、過度疲勞時不宜灸。
【艾灸必須要注意:不要擾亂氣血】
每次灸30分鐘/每穴,每次灸一到兩個穴位就夠了,一定要灸夠30分鐘,不然有時候灸10來分鐘時,會容易產生上火的假象。不建議一次灸多個穴位,在不懂經絡的情況下容易擾亂氣血。
【艾灸時注意事項】
1、艾灸時不能吹到風,艾灸時不可吹風扇、開空調。
2、飯后不可以馬上艾灸,飯后1小時后才可以灸,因為過飽不可以艾灸。
【可以看一下的艾灸書】
《灸除百病的智慧》(作者單桂敏):它有針對各種身體疾病的艾灸穴位指導,比如頸椎病、鼻炎、慢性腸炎、卵巢問題等等,但對效果不要太當真,偶爾一次保健是可以的,比如一周一次給身體排寒祛濕,或者在三伏天冬病夏治。
如果決定要長期艾灸治療某種疾病,最好找個中醫咨詢下,不要貿然就灸起來。因為不同疾病、不同體質的人取穴的位置是不同的,
【以下是幾個可以灸的比較重要的穴位,供參考】
小腿:足三里、陰陵泉、三陰交(祛濕、健胃、養顏)
腹部:關元、神闕、氣海、中脘(腹瀉、脾胃病、補元氣、子宮調理)
腰背部:腎俞、腰陽關(腎虛、腰疼、婦科疾?。?/p>
肩背部:肺俞、大椎、肩井(鼻炎、支氣管、頸椎問題)
另一個三伏天常用的冬病夏治方:天灸
是以溫熱的草藥貼敷在特定穴位,以扶植體內正氣的傳統三伏天治療方法。每年頭、中、末伏第一天或前后二天各貼一次,連貼三年。
■怎么貼?
朋友們可以找一下本地醫院或中醫診所,很多都在三伏期間有天灸。7月17日是今年頭伏,要天灸的同學要計劃下去哪里貼了。(像在廣州,7月7日已經開始t貼伏前加強貼了)
在醫院可以跟醫生多說幾句自己的癥狀,這樣醫生取穴會更適合你。
■為確保療效:一般藥餅要貼2-4小時,最好上午去貼,剛貼上去時感覺涼涼的,稍過一會兒,局部會有發癢發熱的感覺。一貼上就癢說明寒邪在體表,貼一段時間了才癢,說明寒邪比較深。堅持貼。
如果貼敷部位疼痛或燒灼感厲害難以忍受,可自行早些揭掉,但一定要貼過午時。如果沒有什么特別的不適,可適當延長貼敷時間,但睡覺之前一定要揭掉。
第一次貼的時間不必太長,主要了解一下藥性,最好別把皮膚貼出水泡,以免影響第二、第三次的治療。等到第三次,貼敷的時間可以適當延長,因為可以有較長的時間修復,有時候皮膚起泡效果更好。
■哪些病可以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主要針對呼吸系統疾病,其中包括鼻炎、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肺病,凍瘡,消化系統疾病如慢性腸炎、胃炎等。
女性疾病,如宮寒、怕冷、婦科炎癥、不孕等;
超負荷工作導致的持續疲勞、肌肉關節痛、記憶力減退等,這些都是免疫力下降的表現。冬病夏治也能有效幫助改善這些癥狀,提高免疫力。
(由于我最近沒有艾灸,所有圖片均來自網絡)
-==72物候元氣生活==-
節氣 ?物候?草木?菜蔬?自然療法
“我希望,這里有你想去的四季?!?/p>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