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科技日報
從武夷山到六盤山 閩寧科特派攜手振興鄉村
閩寧兩省區通過科技特派員牽線搭橋,在多地合作搭建技術創新中心、農村創業基地等載體,不但凝練推廣科學生產管理技術體系,而且形成了長效發展機制,很好地助力了產業發展。
曾明 寧夏科技特派員創業指導服務中心副主任
秋天雨后,六盤山腹地成了云霧的故鄉。寧夏固原市涇源縣大灣鄉楊嶺村,來自福建廈門的科技特派員樂文帶著工人小心翼翼地播撒羊肚菌種。秋種冬收,這已是今年第二茬播種。
樂文是廈門產業技術研究院副研究員,去年掛職到涇源扶貧,負責羊肚菌、赤松茸等食用菌種植技術的引進推廣。短短半年時間,隨著羊肚菌首次試種成功,涇源縣實現了食用菌產業零的突破。
“這里具備全國數一數二的食用菌種植條件,我要努力把楊嶺村的500畝花田打造成羊肚菌小鎮。原計劃服務一年,現在又申請延期一年?!睒肺恼f。
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
從武夷山到六盤山,從閩江畔到黃河邊,閩寧協作轟轟烈烈開展了25周年。在寧夏,像樂文這樣來自福建的自然人科技特派員共有8名,法人科技特派員5家。大棚里、田野上、廠房內、林草間,處處留下了科技特派員的身影。
跳出單向幫扶,瞄準產業互惠,閩籍科技特派員圍繞寧夏特色優勢產業,為當地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譜寫了壯麗的時代頌歌。
跨越千里聯手,聚焦重點產業
“所愛隔山海,山海皆可平?!币源诵稳菘缭搅?000多公里的閩寧科技特派員協作,再生動不過。
1996年,黨中央、國務院實施東西部對口扶貧協作,由福建支援寧夏。福建科技特派員針對寧夏食用菌、葡萄酒、肉牛等重點產業發展技術短板和瓶頸,大力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的引進示范和指導服務。
“我來固原市彭陽縣15年了,從起初的各種不適應,到現在的萬般不舍得,已經成為一種情結?!备=ㄊ∞r業科學院教授林戎斌如是說。
彭陽縣2007年開始嘗試發展食用菌周年生產,苦于沒有技術,碰了很多釘子。林戎斌作為福建省第三批援助寧夏的科技特派員,克服了黃土高原海拔高、空氣干燥、冬季嚴寒等條件,在彭陽縣一住就是幾個月,及時解決生產中遇到的高溫期死菇、綠霉較多等問題。
隨后,他又幫助當地選擇適合種植的品種,引進自動化無菌接種生產線等設備,探索企業農戶受益的產業模式,提出發展反季節栽培的營銷策略,大大提高了彭陽縣食用菌生產水平。
在林戎斌和彭陽縣科技局共同爭取經費建立的閩寧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如今,僅杏鮑菇單產量就提高了20%,杏鮑菇、雞腿菇等品種通過了有機認證,“六盤山珍”品牌美名遠揚。
聚焦重點產業,加速成果轉化。這是福建科技特派員的核心任務。
依托這一群體,寧夏奮力提升產業發展技術水平。如青銅峽市葡萄酒產業協會、寧夏犇旺生態養殖有限公司等單位,與福建相關單位積極對接,并加大力度引進先進技術和優新品種。
寧夏科技特派員創業指導服務中心副主任曾明將這種關系形容為“紐帶”?!耙郧按蠹乙蚕氚旬a業搞紅火,但一無技術、二少渠道?!彼f,閩寧兩省區通過科技特派員牽線搭橋,在多地合作搭建技術創新中心、農村創業基地、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等載體,不但凝練推廣科學生產管理技術體系,而且形成了長效發展機制,很好地助力了產業發展。
健全政策體系,培育創新生態
科技特派員制度是偉大的實踐,它能夠22年里枝繁葉茂,機制創新和政策支持是根脈。
自2002年啟動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以來,寧夏始終在探尋這項制度的“保鮮”之道。記者注意到,陸續出臺的文件都在強調注入新鮮血液。
《自治區關于堅持和完善科技特派員制度的意見》明確了科技特派員選派政策、扶持政策、支持力度,并鼓勵充分發揮東西部科技合作機制作用,吸引區外技術人員深入農村開展科技服務和創新創業。而《自治區科技特派員創業服務項目管理辦法》特別指出,支持區內外科技特派員以帶技術、帶成果、帶項目、帶管理進行技術入股或成果轉讓等方式,與農民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利益共同體。
開放有序的創新生態,為福建科技特派員在寧夏不辱使命、成就事業鋪就了一條大道。
涇源縣4名來自福建省亞熱帶植物研究所和廈門產業技術研究院的掛職干部,主動申請成為寧夏科技特派員,將先進作物種植技術和成果帶到農業生產一線?!八麄兊募尤耄瑢ν卣刮覅^科技特派員來源范圍、提高高層次科技特派員比例、優化隊伍結構有很好的促進作用?!痹鞅硎尽?/p>
更多福建籍企業則帶著資金和技術入駐寧夏,并且積極加入科技特派員隊伍,通過科技特派員創業服務行動,帶動當地產業發展和農民增收。
2013年,福建莆田人林玉清通過閩寧協作來到寧夏西吉縣考察調研,當即決定來寧創業。他在該縣閩寧產業園區投資成立了寧夏神力騎自行車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3月又投資成立寧夏澤艾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從事艾草相關產品開發及生產銷售。
得益于良好的營商環境,林玉清的企業已發展為西北地區最大的艾草種苗繁育和種植基地,也是最大且產業鏈最全的艾草農業產業化企業。他通過開展訂單農業推廣艾草種植,在兩個鄉鎮建起了扶貧車間,帶動建檔立卡戶務工4000余人次,幫助農戶畝均增收1000元以上。
林玉清說:“這里欠發達,但意味著很多領域都有發展空間,是創新創業的好地方?!?/p>
推進深度合作,謀求共贏發展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十三五”以來,閩寧科技部門密切合作,充分發揮科技特派員創新創業及技術服務的示范、引領、帶動作用,描繪出一派協作新圖景。
閩寧謀求合作的深度與廣度。法人科技特派員寧夏青源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與福建省南平市農業學校聯合組建了寧夏青源食藥用菌技術創新中心,校方為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培育技術人才,協助開發產品;企業為校方提供實驗和學生實習場所,并給予科技成果效益獎勵。
成事之要,關鍵在人。閩寧協作以來,兩省區科技廳利用科技特派員制度優勢,加大人才技術培訓力度。林戎斌以一人之力,就邀請了福建食用菌專家33批56人次來寧培訓,同時,組織21批次近百名寧夏科技特派員和技術骨干赴閩學習。1500多人次經林戎斌授課指導,現在,這些人已成產業的中堅力量。
閩寧更謀求合作的互利與共贏?!拔覀兪钦嬲饬x上閩寧協作的‘孩子’。兩省區第22次聯席會上,永寧縣人民政府和漳州臺商投資區管委會簽署合作協議,由兩家國有企業共同出資成立了我們公司?!痹阢y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寧閩合發生態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何龍談及公司成立的歷史,滿是自豪。
汲取著閩寧兩地營養,這家科技特派員企業飛速成長,目前年產雙孢菇1200噸,產品暢銷西北各省區。
站在新起點,作為閩寧科技合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科技特派員該如何繼續推進協作,成為相關部門深思的問題。
對此,寧夏科技特派員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主任楊勇軍將其總結為“三更”——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以此為遵循,深入推進、優勢互補、互利互惠、創新發展。
他表示,寧夏將繼續選派福建科技人員加入科技特派員隊伍,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基礎上精誠合作;探索福建科技人員與寧夏科技特派員共同組建戰略聯盟和創新聯合體,圍繞縣域主導產業開展農業全產業鏈創新創業;建立科技管理部門不定期會晤和溝通機制,定期組織交流活動。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