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春節一過,在沂水縣龍家圈街道小匡莊村傳承了360余年的紙界“活化石”桑皮紙,又迎來新歲。
過去一年,沂水李氏桑皮紙第21代傳承人李慶亮帶著徒弟們制作出20多萬張桑皮紙,一個小村子創造出近千萬元的產值。
文/片 記者 高松 實習生 康聚愷
72道工序誕生
千年不腐桑皮紙
一紙成,壽千年。在明清、民國時代,齊魯地區買賣契約、分家文書等民間文書檔案,絕大多數是用桑皮紙作為載體,尤其是土地買賣契約。桑皮紙,古時又稱“漢皮紙”,起源于漢代。據史料記載,漢朝時期安徽古皖地區就生產此紙,迄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它又被稱為人類紙業的“活化石”。桑皮紙纖維長、拉力大、柔軟耐磨、耐折疊、防蟲蛀、易保存,據說能保存千年。
桑皮紙耐用的奧秘,藏在傳承創新的手藝里。
春節,是李慶亮一年到頭難得的休息時間。大部分日子,他都泡在沂河岸畔的工坊里,每天伴著木槌砸桑皮的哐啷聲,身上盡是散不去的桑樹皮清香。
“大匡莊小匡莊,早晨起來哐啷啷?!碑數仨樋诹镏忻枋龅纳Fぜ堉谱鲌鼍?李慶亮已經看了60年。但這股聲音早在村子里回響百年之久?!扒宄滴跄觊g,我們李家人就以做桑皮紙為生?!崩顟c亮說,傳承至今,李氏桑皮紙已有360余年歷史,它也被叫做“山東老紙”。
所謂桑皮紙,便是以桑樹皮為原料制成?!吧缴!l桑、白桑都可用作造紙原料。”李慶亮簡單估算,一年光原料就耗費近50萬斤。從外觀看,桑皮紙呈乳白色,纖維紋理清晰可見,反復用力揉搓仍不會破損?!敖涍^、鍋蒸、刀割、竹簾抄撈、烘干等72道手工工藝后,紙張內含百分百純纖維,質地細密,吸水性強,耐磨損耐折疊、不生蟲不腐蝕?!崩顟c亮說,這也使得保存得當的桑皮紙可抗住千年歲月洗禮,“水是這一切的靈魂所在?!币屎铀疂櫇梢拭纱蟮?也給地處源頭的沂水人帶來福澤。
舊時,桑皮紙多用于貴重書籍、碑帖、書畫、扇面等,備受文人墨客喜愛,還可制成油紙傘。如今,它廣泛用于書畫及文物修復等領域。古有一紙抵萬金。現下,在李慶亮手中,即使一張普通桑皮紙也能賣出二三十元的高價。
傳承中不斷創新
還要挑戰吉尼斯紀錄
2021年,沂水桑皮紙榮獲“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稱號;2022年,又入選“山東手造·優選100”行列,是沂水縣唯一入選的產品。相伴近40年,李慶亮見證著沂水桑皮紙的高光重現,也默默承受著它重返輝煌背后的艱辛苦楚。
很多時候,李慶亮已不再詳細談起過去的苦累。既然選擇從父輩手中接過這份傳承的重擔,他必須得挺起腰桿、咬牙堅持。
在傳統印象中,技術革新大多意味著步驟減少、效率增加,桑皮紙卻有些令人意外。李慶亮解釋,以前制作工序并不繁瑣,但做出來的紙張存在粗糙、上不了色等問題?!霸诟牧歼^程中,步驟越來越多?!?/p>
“雖然紙壽千年,但能熟練精通技藝的人鳳毛麟角?!边@也是李慶亮執著思索的事情。循著祖輩們百年傳承的經驗,他深知在飛速發展的世界里,這項非遺還需加入新的東西。
2012年,李慶亮投資500萬元,成立沂水墨林非遺桑皮紙有限公司,現有2條生產線和35名員工。據李慶亮介紹,35人中有18人能夠完全掌握技術,其中還有“00后”新生力量,這令他對工藝傳承信心倍增。
“桑皮紙獨特的制造工藝凸顯了它不能為工業造紙所替代的人文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必須要把老祖宗留下的燦爛文化發揚光大。”近年來,李慶亮不斷開發衍生品,形成了“桑樹種植—養蠶產業—桑茶生產—桑葚采摘—桑皮紙制作教學—桑皮紙成品展覽—非物質文化遺產教學基地”的產業鏈,探索以桑皮紙帶動產業的循環發展模式。
這么多年,有個念頭一直盤旋在李慶亮心中?!拔蚁胱龀?2米×4米的純手工書畫用桑皮古紙,填補皮紙類吉尼斯紀錄空白。這是對技藝與設備的雙重挑戰?!蹦壳?李慶亮正積極爭取沂水縣桑皮紙文化產業園項目的落地,這一夢想或許不再遙遠。
冰雪消融之際,萬物復蘇,積蓄力量。沂河水破冰,奔涌南下,又將滋養桑皮紙生生不息。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