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湘紗廠,老河西習慣叫長沙紡織廠,歷史可以追溯到109年前。

現存的紗廠門樓,是1919年,為了方便貨物從湘江運輸而建的,這個門樓曾經是全國紡織廠三大門樓之一,另外兩個在武漢國棉六廠和石家莊紡織廠。

那為什么1912年長沙要建這個紗廠呢?因為當時外國商品傾銷國內,我們自己的民族工業毫無招架之力,所以湖南都督府的參議,吳作霖,痛外貨之充斥,生民之窮困,所以向當時長沙頂級吃貨譚延闿申請,在河西銀盆嶺創辦了經華紗廠,當時我們工業底子薄弱,紡織機用的英國的,發電機用的德國的。

第二年,在恰同學少年里,那個有名的湯薌銘,把廠子換了名字,叫湖南第一紗廠。

后來20年因為國內軍閥混戰,這個紗廠開開停停,舉步維艱,數度封廠停工。直到20世紀30年代初,時局相對自己不折騰自己,于是湖南第一紗廠迎來自己的第一次高光時刻,這里產的君山,岳麓兩種牌子的棉紗暢銷省內外,紗廠工人一度達到三千人。很可惜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1938年,日寇開始轟炸長沙,于是湖南第一紗廠被迫向湘西搬遷,當年9月轉運了1790噸物資和生產機器,到現在的懷化沅陵縣,這只轉運了部分紗廠物資,沒想到2個月后,長沙文夕大火,紗廠除了門樓和兩旁辦公樓幸免于難,其余建筑和生產設備都被燒毀。

后來因為沅陵縣也開始遭受日寇飛機轟炸,最終紗廠的物資和生產設備,搬到了黔陽的安江鎮,也就是現在懷化安江鎮。安江農校的名人大家都認識??箲鹌陂g,這個紗廠員工生產的軍需用品源源不斷送到前線,這里面就有止血布,不僅如此,紗廠員工還捐獻過15架飛機抗敵。抗戰后,1948年,湖南第一紗廠又從懷化安江鎮,搬回了長沙河西銀盆嶺舊址復廠,并更名為裕湘紡織廠,當然紗廠一部分也留在了懷化,就是現在的安江紡織印染廠,時至今日,在這個廠子的家屬區,依稀還能聽到長沙塑料普通話,這些一般是當年長沙紗廠過去的二代或三代,而且廠子里現在還有兩臺從長沙搬過去的開松機,矜矜業業的工作著,這兩臺開松機是英國蘭開夏郡一家公司1914年生產的,我特意查了下,這家公司現在還在,換了個名字,開松機的功能,主要是將紡織的次品,打松成泡沫棉花狀,再重新進入生產流程,也就是變廢為寶的工具。


回到長沙后,裕湘紗廠迎來自己的第二次高光時刻,1966年裕湘紡織廠更名叫長沙紡織廠,職工一度多到5000多人

有自己的裕湘小學,長紡電影院,燈光球場等。

在當時,長紡的產品在長沙家喻戶曉,長紡職工提著盒飯,走在我們河西的廠后街上,絕對是整條街最靚的仔


現在河西岳銀三村小區的居民,大多就是長紡老職工,有些一家三代都是長紡人。


再后來進入90年代,因為紡織行業開始走下坡路,為了生存就得思變。所以長紡在1998年,就變成了長沙銀太紡織有限公司,并在2009年最終搬去了寧鄉金洲工業園,老廠房拆掉后,變成現在老門樓附近這一線江景房,而紗廠的老門樓和部分老建筑,得到重視,重新修繕變成了景點,無言的講述著自己過去100年前世今生的故事。




2011年,因為裕湘紗廠是湖南近代工業的開端之一,被入選湖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