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云上河南】
42個省級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9561戶2927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打造美麗鄉村86個,創成省級“千萬工程”示范村45個;獲評第二批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典型縣市……

透過一組組關鍵數字,我們可以一覽鞏義十年來鄉村振興取得的巨大成就,真切感受百姓生產生活發生的可喜變化。如今,廣袤的田野上正迸發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一幅幅鄉村振興的美麗畫卷在鞏義大地徐徐鋪展開來。
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
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鞏義市優選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推動人員、資金、資源等下沉一線,把基層黨組織打造成脫貧“一線指揮部”,把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脫貧攻堅優勢。

黨旗引航脫貧路,鞏義脫貧“造血功能”不斷增強。小關鎮南嶺新村在荒山上造千畝核桃林,并利用當地的綠水青山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精準扶持困難群眾;大峪溝鎮將軍嶺上密布著很多太陽能板,其中建有用于扶貧的0.5MWp集中式光伏電站,這一電站每年30萬元收益分給扶持的貧困戶,每戶1000—6000元,連續20年;魯莊鎮外河村種植艾草,帶動貧困戶增收……十年來,鞏義市下“繡花功”,施“精準策”,用“創新”擦亮脫貧攻堅底色、提高全面小康成色,走出一條具有鞏義特色的高質量精準脫貧之路。
聚焦“兩不愁三保障”,鞏義市落實打贏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計劃,投入4.3億元實施783個扶貧項目,全市42個省級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序列,9561戶29271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鞏義成功入選中國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范例城市。

此外,在產業扶貧、低保政策兜底扶貧、醫療救助扶貧、教育扶貧、消費扶貧等各項政策落地落實的同時,鞏義市堅持政府主導,實施專項扶貧、行業扶貧、社會扶貧,動員全社會共同參與,形成了多元主體參與的社會大扶貧體系,凝聚起脫貧攻堅的強大合力。
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后,鞏義市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系列決策部署,堅持頻道不換、重心不變、力度不減,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美麗鄉村建設成績斐然
鄉村美不美,農民富不富,事關廣大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事關全面小康的底色和成色。讓鄉村成為生態宜居的美麗家園,讓群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是實現美麗鄉村建設的點睛之筆。

走進涉村鎮大南溝村,古樸古色的房屋讓人忍不住停下腳步,逶迤蜿蜒的道路通到每家每戶,門前的小菜園里果實累累……短短幾年的發展,大南溝村已由原來的貧困村蝶變為鄭州市美麗鄉村精品村,正在積極圍繞特色產業發展、基礎設施提升、生態建設、鄉風文明等工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
白科在村里經營著一家飯店。他樂滋滋地說道:“村里環境變好了,節假日來玩兒的人也多了,生意比之前好很多,現在在家門口也有收入了!”

大峪溝鎮海上橋村民居古建依地勢層層坐落,格局清晰,梯次分明。古建之間的阡陌小路曲徑通幽,引人入勝。王廣亞故居、鄉村藝術大學等文化景點點綴其間,風景清幽,讓人流連忘返。
鞏義市全力推動美麗鄉村建設,促進鄉村振興戰略順利實施。目前,全市共有美麗鄉村86個,其中鄭州市美麗鄉村精品村10個、美麗鄉村示范村45個。竹林鎮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鎮,海上橋村獲評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我市入選河南省美麗鄉村重點縣建設試點。
美而不富不為美。鞏義市開展“摘星奪旗創三宜”活動,蹚出了一條以黨建為引領、推進鄉村振興、加強基層治理的鞏義路徑。2021年底,全市176個村摘得“產業興旺星”,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5萬元以下的村實現全面清零,經營性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達到286個,占比96%;全市174個村實現分紅,涉及人數39萬人,分紅總額達6000余萬元。
美麗鄉村要美得持久鮮活,源于一系列環境建設“涵養”廣大農村生產生活方式的變革。十年來,鞏義市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完成農村戶廁改造9.5萬戶,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項目覆蓋246個行政村。
特色產業發展齊頭并進
金秋十月,走進魯莊鎮小相村,陣陣秋風伴著菊花香味撲鼻而來,令人陶醉。放眼望去,但見山坡地頭無數菊農們正忙著采摘菊花,一朵菊花催生的鄉村產業正在魯莊鎮上演。

近年來,小相村積極實施科技興農、產業強村的發展思路,壯大小相菊花產業,推動了產業經濟發展,增加了農民收入。全村以小相菊花為主導產業,現有小相菊花種植面積1000多畝。全村從事小相菊花主導產業的農戶有近400戶。

小相菊花只是鞏義市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比如,康店鎮發展小雜果基地,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勵群眾種植果樹,建農家樂,造窯洞賓館,搞旅游休閑服務;夾津口鎮韻溝村先后建成扶貧互助中心、農產品產銷中心、民宿窯洞酒店等產業扶貧項目;永安路街道后泉溝村優化葡萄品種、擴大種植面積、提升品牌效果,有效促進了后泉溝村葡萄種植業的發展……十年來,我市鼓勵各鎮(村)立足自身實際,科學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特色優勢產業,逐步推動形成“一村一品”的發展格局。
旅游產業為鄉村振興提速,文旅融合彰顯鄉村文化魅力。青磚白墻、綠樹紅花、古樸雅致的農家小院,老百姓幸福的笑臉、美麗茂盛的荷塘、寬敞潔凈的鄉村街道……如今,這個有著1400多年歷史的站街鎮老城村更有吸引力。
近年來,站街鎮老城村把美麗鄉村建設與旅游突破帶動三產發展緊密結合,通過綠化美化環境、發展蓮藕種植、發展林下休閑產業、打造香寺溝民宿一條街等措施,發展旅游產業,帶動村民致富,助力鄉村振興,努力讓“美麗資源”轉化成“美麗經濟”。
“村里環境變美了,村民精神面貌也變了,來我們這兒旅游的人也多起來了,家庭收入明顯增加,大家都覺得日子更有奔頭了!”老城村村民李先生滿懷希望地說。
近年來,鞏義市堅持黨建引領,創新發展理念,充分發揮區位和資源優勢,科學謀劃、精準施策,持續推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大力發展特色產業和文旅產業,全面助力鄉村振興。
現代農業發展持續壯大

行走在鞏義大地,那一片片充滿希望的高標準農田,那一個個不斷崛起的涉農企業,那一排排干凈整潔的農家小院,都讓人真切感受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給這片熱土帶來的蓬勃生機和活力。
十年來,鞏義市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鄭州市有關工作的會議精神,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高質量推進現代農業發展,呈現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鄉村振興的良好局面。

十年來,鞏義市不斷優化農業種植結構,因地制宜發展優質小麥、優質油料作物、優質果蔬,實現農業生產由量的增長轉向質的提升。目前,全市耕地保有量穩定在36.8萬畝以上,糧食年產量穩定在15萬噸以上。
十年來,鞏義市持續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制定出臺扶持政策,不斷培育壯大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和規模,截至目前,全市共有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7家,農民專業合作社614家,家庭農場210家。

十年來,鞏義市還大力創建優質農產品品牌,加強“三品一標”農產品認證管理,加快農業投入品追溯體系建設,加強農業綜合執法和質量監管,2018年創成國家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小相菊花、涉村花椒、邙嶺小雜果等品牌不斷打響,全市共有鄭州市級現代化農業示范園13個,綠色食品企業14家、產品31個,12家企業入選河南省知名農業品牌目錄。
十年櫛風沐雨,十年砥礪前行。如今的鞏義,美景如畫、產業興旺、生活富足,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未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持續深入,鞏義將著力夯實產業之基,著力彰顯生態之美,著力弘揚文明之風,著力探尋善治之策,著力拓展共富之路,以“擔當新使命、闊步新征程”的姿態,奮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鞏義樣板。
著作權所有:鞏義市融媒體中心,作者:韓曉紅 文\圖,編輯:楊瑞瑞
本文來自【云上河南】,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臺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tomatoeros.com
中國艾草網官方網址: www.haoai123.com